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中的一种。都是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因能在寄主体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很像锈菌的孢子堆,故名。营养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延伸,可在寄主细胞内产生小圆形的吸器。孢囊梗粗而短,棍棒形,不分枝,成排地长在寄主的表皮下;孢子囊顶生,圆形或椭圆形,自上而下串生向基性成熟的孢子囊。
简介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中的一种。1
特征都是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因能在寄主体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很像锈菌的孢子堆,故名。营养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延伸,可在寄主细胞内产生小圆形的吸器。孢囊梗粗而短,棍棒形,不分枝,成排地长在寄主的表皮下;孢子囊顶生,圆形或椭圆形,自上而下串生向基性成熟的孢子囊。孢囊梗可无限生长,从而产生许多孢子囊。两个孢子囊壁的外膜可通过胶化而相连,产生"间细胞",孢子囊成熟后胶化膜溶解,于是孢子囊可随风传播。孢子囊经萌发后会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时产生厚壁的卵孢子,壁上有网状突起或者有死或刺等纹饰,可作种鉴定时的指标。卵孢子单生在寄主死组织中,至翌年春天萌发成游动孢子。本科仅白锈菌属1属,约有30种。1
举例例如,旋花白锈菌可引起牵牛花的白锈病;白色白锈菌可引起白菜和其他十字花科植物的白锈病;婆罗门参白锈菌可使菊科植物患白锈病;马齿苋白锈菌可使马齿苋患白锈病;而苋白锈菌则可引起苋菜的白锈病等。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锈菌科
图文简介
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中的一种。都是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因能在寄主体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很像锈菌的孢子堆,故名。营养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延伸,可在寄主细胞内产生小圆形的吸器。孢囊梗粗而短,棍棒形,不分枝,成排地长在寄主的表皮下;孢子囊顶生,圆形或椭圆形,自上而下串生向基性成熟的孢子囊。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5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