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翅厚壁蕨,植株高4-8厘米。根状茎纤细,丝状,长而横走,褐色,密被短毛。叶远生;叶柄长1-4厘米,纤细,密被短毛,上部两侧有翅或有时几达基部。
形态特征叶片三角形至卵形,长3-5厘米,宽约1.5-2厘米,二回羽裂;羽片互生,开展,披针形,密接;裂片长线形,远稍离,斜向上,单一或分叉,边缘有不整齐的长尖齿,有明显的波浪状褶皱。叶脉叉状分枝,两面明显,末回裂片有小脉1条。叶为薄膜质,半透明,干后为暗褐色,无毛。叶轴褐色,全部或几全部有翅,翅的边缘有尖齿及褶皱,羽轴全部两侧也有同样的翅。孢囊羣大,位于叶片上部,着生于向轴的短裂片顶端;囊苞卵形,基部钝圆,无柄,下部两侧有翅,口部深裂达1/2,成两唇瓣,唇瓣的边缘有密集的不整齐的尖齿,外面稍有皮刺;囊羣托突出。1
分布范围产于台湾。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菲律宾(吕宋)、婆罗洲及几内亚等地也有分布。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霞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皱翅厚壁蕨
图文简介
皱翅厚壁蕨,植株高4-8厘米。根状茎纤细,丝状,长而横走,褐色,密被短毛。叶远生;叶柄长1-4厘米,纤细,密被短毛,上部两侧有翅或有时几达基部。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6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