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脉韭,鳞茎单生,狭卵状圆柱形,粗0.5-1.5厘米;鳞茎外皮黄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带红色,纸质,条裂,有时近纤维状,在标本上常因外皮脱落而仅余灰白色的膜质内皮。

形态特征

该变种与卵叶韭的区别在于叶脉白色,内外轮花被片等大,花丝等于或略长于花被片。1

生长环境

白脉韭生于海拔1400-2000米的阴湿山坡、沟边或林下。1

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部(理县、米亚罗、金川地区)。1

主要价值

鳞茎可食用。

采收和储藏:秋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白脉韭

图文简介

白脉韭,鳞茎单生,狭卵状圆柱形,粗0.5-1.5厘米;鳞茎外皮黄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带红色,纸质,条裂,有时近纤维状,在标本上常因外皮脱落而仅余灰白色的膜质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