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花韭(学名:Allium kingdonii)为葱科葱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4500-5000米的山坡湿地或灌丛下。
形态特征
鳞茎常单生,圆柱状,粗约6毫米;鳞茎外皮暗黄红色,薄革质,条裂。叶条形,顶端钝尖,比花葶短,宽1.5-4毫米。花葶圆柱状,高10-30厘米,粗1-2.5毫米,下部被叶鞘;总苞淡紫红色,2裂,具短喙,宿存或早落;伞形花序具花数朵,松散;小花梗不等长,常稍长于花被片,基部无小苞片;花紫红色,钟状开展;花被片长矩圆形,长13-18毫米,宽3-4.2毫米,先端钝圆,内轮的略长且略窄;花丝等长,锥形,约为花被片长的1/2,基部约1毫米合生,内轮的基部约2毫米与花被片贴生,外轮的约1毫米与花被片贴生;花药紫色;子房球状,外壁平滑;花柱长2.5-4毫米;柱头3浅裂。花果期6月底至8月。1
生长于海拔4500-5000米的山坡湿地或灌丛下。1
分布范围产自西藏东南部。1
采收储藏秋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钟花韭
图文简介
钟花韭(学名:Allium kingdonii)为葱科葱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4500-5000米的山坡湿地或灌丛下。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6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