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囊韭,具不明显的直生根状茎。鳞茎数枚或更多聚生,狭卵状圆柱形或下部稍增粗的圆柱状,粗0.5-1厘米;鳞茎外皮淡灰褐色,略带红色,膜质或厚膜质,近于不破裂或顶端破裂。该种以其特有的纵生蜜囊而区别于别的种类。1
形态特征
具不明显的直生根状茎。鳞茎数枚或更多聚生,狭卵状圆柱形或下部稍增粗的圆柱状,粗0.5-1厘米;鳞茎外皮淡灰褐色,略带红色,膜质或厚膜质,近于不破裂或顶端破裂。叶3-5枚,近圆柱状,纤细,常短于花葶,粗约0.5毫米,上面具沟槽,光滑。花葶纤细,高5-20厘米,粗0.5-1毫米,光滑,下部被叶鞘;总苞2裂,具与裂片近等长的喙,宿存;伞形花序具少数花,松散;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2-3(-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红色至淡红紫色,近星芒状开展;内轮花被片矩圆状椭圆形,长3.7-5毫米,宽1.3-2.1毫米,先端具短尖头,外轮的卵状椭圆形,舟状,稍短而狭,先端具短尖头;花丝等长,略比花被片长,稀略短于花被片,锥形,无齿,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子房近球状,外壁多少具细的疣状突起,沿腹缝线具隆起的蜜囊,蜜囊在子房基部开口;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期7-8月。1
生长环境生长于干旱山坡和砂石荒漠。1
分布范围产自新疆北部。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蜜囊韭
图文简介
蜜囊韭,具不明显的直生根状茎。鳞茎数枚或更多聚生,狭卵状圆柱形或下部稍增粗的圆柱状,粗0.5-1厘米;鳞茎外皮淡灰褐色,略带红色,膜质或厚膜质,近于不破裂或顶端破裂。该种以其特有的纵生蜜囊而区别于别的种类。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6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