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都巴蟾 (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是铃蟾科的一种蟾蜍,仅见于加里曼丹寒冷的溪流中。其特点为没有肺部,靠皮肤呼吸。身体扁平,相信是用以扩大身体表面面积。科学家更认为,肺部令它们浮起,对呼吸反而构成障碍。
科学分类门:脊索动物门
纲:两栖纲
目: 无尾目 Anura
科: 铃蟾科 Bombinatoridae
属: 巴蟾属 Barbourula
种: 加都巴蟾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Iskandar, 1978)
形态及生活习性这种名叫“加都巴蟾”的青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种没有肺器官的青蛙,其
身体所需全部氧气都通过皮肤吸入。1
这种小型青蛙生活在雨林里寒冷、湍急的河流中,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没有肺是进化适应环境的结果,因为这里的水流含氧量高,而青蛙本身新陈代谢缓慢。
发现史此种在1978年由印尼动物学家D·伊斯坎德尔描述,但自此以后就一直未有发现更多样本,故亦未有对当时收集到的标本进行解剖。直到2007年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队再次发现了这个品种,并在实验室对八只样本进行解剖,才发现这个在无尾目独特的现象 (在两栖纲中,另外有一些蝾螈和无足目也有这个特征)。
保护状况:
正受采金业和非法伐木的威胁。
分布加都巴蟾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仅见于加里曼丹寒冷的溪流中。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霞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都巴蟾
图文简介
加都巴蟾 (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是铃蟾科的一种蟾蜍,仅见于加里曼丹寒冷的溪流中。其特点为没有肺部,靠皮肤呼吸。身体扁平,相信是用以扩大身体表面面积。科学家更认为,肺部令它们浮起,对呼吸反而构成障碍。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5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