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中的一纲。一般腐生于禽、畜粪和土壤、朽木或动植物残体上,有些腐生于兽类的角、蹄、羊毛或鸟类羽毛上。少数寄生在植物、动物或人体上,引起果实腐烂、根腐或人、畜的肤癣。营养菌丝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大量串生或单生的分生孢子。
简介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中的一纲。一般腐生于禽、畜粪和土壤、朽木或动植物残体上,有些腐生于兽类的角、蹄、羊毛或鸟类羽毛上。少数寄生在植物、动物或人体上,引起果实腐烂、根腐或人、畜的肤癣。1
特点营养菌丝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大量串生或单生的分生孢子。有性生殖通常是在螺旋卷曲的产囊丝上长出产囊丝,然后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呈球形或近球形,散生,内有8个子囊孢子。孢子有单胞或多胞,表面光滑或具纹饰。子囊果为闭囊壳。通过子囊果包被的破裂和子囊壁的溶解而释放子囊孢子。1
目科属本纲仅1目——散囊菌目(Eurotiales),又称曲霉目(Aswrgillals),下分9科、50属、200多种。按包被细胞的质地、组织和色泽,闭囊是否有柄和附属丝,以及无性阶段的特征进行分科。主要有:暗膜菌科;裸囊菌科;甲爪团囊菌科;红曲科;嗜热子囊菌科;发菌科;黄丝菌科;散囊菌科;假散囊菌科。本纲中有不少常见的种因很少产生子囊果,故只能根据它们的营养体和无性繁殖构造而归属于半知菌中,例如青霉属和曲霉属等。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霞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整囊菌纲
图文简介
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中的一纲。一般腐生于禽、畜粪和土壤、朽木或动植物残体上,有些腐生于兽类的角、蹄、羊毛或鸟类羽毛上。少数寄生在植物、动物或人体上,引起果实腐烂、根腐或人、畜的肤癣。营养菌丝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大量串生或单生的分生孢子。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5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