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文数码亦称金文数码。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码,指中国西周时代,铸于铜钟和鼎上的数码。
西周(约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771)时代,铜铸工艺已有很大发展,常在铜器上铸有金文(青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中的数字,与甲骨文数码基本相同,仅有少数数码有差别。
简介钟鼎文数码亦称金文数码。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码,指中国西周时代,铸于铜钟和鼎上的数码。
西周(约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771)时代,铜铸工艺已有很大发展,常在铜器上铸有金文(青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中的数字,与甲骨文数码基本相同,仅有少数数码有差别,现排列如下:

这就是中国古代钟鼎文数码。
甲骨文数码( numeral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Chinese Shang Dynasty)
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码,指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一约公元前1066)刻于兽骨与龟甲上的数码。在中国,文字出现很早,而数字的出现更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刻符就有数字,经考证这些陶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
在河南省安阳出土的商代墟甲骨文(刻于兽骨、龟甲上的古代文字)中就有许多数字,经考证和整理如下:

这就是古代甲骨文数码。
筹算数码(rod-arithmetic numerals)
人类最重要、最常用的数字之一。常指中国从汉代筹算至明代商业所用数字。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取消了甲骨文中使用的合文,并广泛采用算筹作为计算工具(已出土的算筹有竹制、木制、骨制、玉制、象牙制等多种材料制成的)进行计算,称为筹算法,筹算法中用算筹表示数,记录下来就是筹算数码,它有横式和纵式两种。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钟鼎文数码
图文简介
钟鼎文数码亦称金文数码。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码,指中国西周时代,铸于铜钟和鼎上的数码。西周(约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771)时代,铜铸工艺已有很大发展,常在铜器上铸有金文(青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中的数字,与甲骨文数码基本相同,仅有少数数码有差别。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06-19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