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均日交通量(week average daily traffic,WADT)是指一周内各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在一周内每天在相同地点用同样方法进行连续的交通观测,可得到各日的交通量,显示了不同周日的波动性,但将一周7天交通量之总和除以7所得到的日交通量,代表了一周内的平均水平1。

简介

周平均日交通量(week average daily traffic,WADT)是指一周内各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在一周内每天在相同地点用同样方法进行连续的交通观测,可得到各日的交通量,显示了不同周日的波动性,但将一周7天交通量之总和除以7所得到的日交通量,代表了一周内的平均水平1。

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小时的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从大到小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最,国外统计表明。从第1位至第30位左右,小时交通量递减显著,此后明显缓和,因此常以设计目标年的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1。

年平均日交通量

一年内各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全年各日交通量之和除以年日数所得的值。是表征道路交通负荷的重要指标。依此还可绘制逐年交通量变化图2。

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从交通量的概念来看,随着指定的单位时间的不同,交通量的数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交通量有年交通量、日交通量、小时交通量和不足1h的交通量几种表达方式3。

确定道路等级和车道数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2)主干路

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3)次干路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

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

周平均日交通量

图文简介

周平均日交通量(week average daily traffic,WADT)是指一周内各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在一周内每天在相同地点用同样方法进行连续的交通观测,可得到各日的交通量,显示了不同周日的波动性,但将一周7天交通量之总和除以7所得到的日交通量,代表了一周内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