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沉淀(polarization precipitation)是指电渗析器运行时,在淡室一侧首先发生极化现象的同时,水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穿过阴膜进入浓室,致使阴膜浓浓室侧pH值升高产生沉淀的现象。这些沉淀附在阴膜表面,从而增加膜电阻、增大电耗、减少膜的有效面积、影响出水水质,甚至影响电渗析的正常运行。
简介极化沉淀(polarization precipitation)是指电渗析器运行时,在淡室一侧首先发生极化现象的同时,水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穿过阴膜进入浓室,致使阴膜浓浓室侧pH值升高产生沉淀的现象。这些沉淀附在阴膜表面,从而增加膜电阻、增大电耗、减少膜的有效面积、影响出水水质,甚至影响电渗析的正常运行1。
电渗析极化引起的沉淀结垢电渗析除盐时,由于离子在膜内的迁移数与溶液中的迁移数有较大的差异,就会引起浓差极化,当膜表面附有某些盐类沉淀或受水污染而附着一些杂质时,又会引起和加剧膜的极化。由极化引起膜堆电阻急剧上升,电耗增加,设备内部结垢甚至堵塞,从而使淡水水质下降,甚至会造成电渗析无法运行。因此研究膜的极化现象对保证淡水水质、降低电耗、维持电渗析器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
消除沉淀结垢的方法(1)定时倒换电极。一般情况下,极化沉淀大都结在浓水室的阴膜表面上,倒换电极后,浓、淡水室作了相应的变更,原来结在阴膜上的沉淀逐渐溶解(或者说促使沉淀脱落),而在阴膜的另一面又渐渐沉积起来。定时倒换电极,造成了沉淀水垢的不稳定状态,起到了消除沉淀和减轻结垢的作用。一般2~8h倒换一次电极,国内外采用频繁自动倒换电极,时间为15-30min。
(2)定期酸洗。电渗析器运行中总有少量沉淀水垢产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使用倒换电极的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排除,此时就须进行酸洗处理。实践证明,定期酸洗,是不拆设备消除沉淀结垢的简便有效方法。酸洗周期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1~2周酸洗1次。用1%~2%的盐酸作酸洗液2。
减少沉淀结垢的措施(1)加强原水预处理。可除去原水中的悬浮固体、某些胶体物质和有机杂质,可防止或减轻沉淀结垢,保证电渗析器的正常稳定运行。电渗析器的进水水质要求如下:浊度
极化沉淀
图文简介
极化沉淀(polarization precipitation)是指电渗析器运行时,在淡室一侧首先发生极化现象的同时,水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穿过阴膜进入浓室,致使阴膜浓浓室侧pH值升高产生沉淀的现象。这些沉淀附在阴膜表面,从而增加膜电阻、增大电耗、减少膜的有效面积、影响出水水质,甚至影响电渗析的正常运行。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06-14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