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线调查(screen line count)是指在调查区域内依靠自然或人工的界限,设置查核线所进行的交通调查。用以校核起迄点调查的结果。可设一条或多条查核线,它将调查区划分为几个部分。对穿越该线的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进行观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与区域内的起迄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起迄点调查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简介

查核线调查(screen line count)是指在调查区域内依靠自然或人工的界限,设置查核线所进行的交通调查。用以校核起迄点调查的结果。可设一条或多条查核线,它将调查区划分为几个部分。对穿越该线的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最进行观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与区域内的起迄点调查结果比较,以验证起迄点调查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1。

交通调查

1、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断,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2、为了向交通,城市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以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优化,改善道路交通的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主要对象是交通流现象2。

交通量调查

1、交通量调查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续性,短期间隙性和临时性观测,搜集交通量资料,了解掌握交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和控制,工程经济性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

2、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路面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3、平均交通量:某一时间段内的交通量平均值。

4、日平均交通量ADT:任意期间的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

5、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一年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和除以一年的总天数365(或366)所得的交通量

6、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一月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之和除以该月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

7、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一周之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之和除以一周天数7所得的交通量。

8、年平均月交通量AMDT:一年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和除以一年的月份数12所得的交通量。

9、最高小时交通量:以1h为计时单位连续观测若干小时所得结果中最高的小时交通量。

10、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高的某一小时的交通量。

11、年最高小时交通量:一年8760个小时内交通量最高的某一小时的交通量。

12、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又称为第30小时交通量,是一年内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于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13、道路分布系数:是指用分数表示的道路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方向总交通量的比值。

14、第30位交通量系数: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15、月(周)交通量变化系数:月平均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16、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的日平均交通量的比值。

17、高峰区间:是指高峰小时内连续5min或15min累积交通量最高的区间称为高峰小时区间。

18、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将高峰区间的累计值扩大推算为1h时间内的交通量为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

19、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时间内实际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间的比值。

20、交通量调查的地点和时间选择:交通量的地点选择随调查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是考虑交通量集中且具有代表性,方便调查与统计,具有控制性的点:一般选择远离交叉口的平直路段,交叉口某一进口道的引道,交通设施,枢纽的出入口。调查时间,日期,范围随调查目的不同而不同,作为了解全年的交通量变化趋势的一般性调查,必须选择在一年内有代表性的交通量日期进行,作为一周来说,最好选择在星期二到星期五,避免周末及星期日前后。从日期来说以商业活动比较活跃的日子,节假日,休息日,以及无大型文化活动日的晴天为宜。

21、交通量调查的方法:人工观测法,机械观测法,实验车法,浮动车法,基于GPS的方法,航摄法,录像法。

22、区域境界线交通量调查方法:是在一个完全被一条假设线封闭的特定区间内,对进入该区域的所有道路进行交通量调查,以检测出入的交通量和该区域的交通量的比例关系,又称为小区出入交通量。

23、分隔查核线交通量调查法:是为了记录跨越一个主要地理障碍物或行驶于两期区间的交通量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

查核线调查

图文简介

查核线调查(screen line count)是指在调查区域内依靠自然或人工的界限,设置查核线所进行的交通调查。用以校核起迄点调查的结果。可设一条或多条查核线,它将调查区划分为几个部分。对穿越该线的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进行观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与区域内的起迄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起迄点调查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