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状云系不仅出现在冬季洋面上,而且可以出现在大陆上。从冬到夏,陆地表面曙度升高,如果一次降水以后或湖泊、河流较多的地方有冷空气侵入,就会有细胞状云系生成。但是在陆地上由于热容量较小,热惯性小,所以温度变化大,细胞状云系的变化也大,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由于陆地地形较海面复杂,细胞状云系远不如海面上典型。

细胞状云系

细胞状云系是由于冷空气受到下垫面的加热,并在较好的条件下形成的。例如当冬季洋面冷锋后面的冷空气从大陆进入海面,受到暖的海面加热,在海面与气温相差大的地区,形成开口(未闭合)细胞状云系,在海面温度相差较小的地区形成闭合细胞状云系。这种细胞状云系的直径为40-80公里,由于尺度较大,一般不易在地面上观测到。凡是出现细胞状云系的地区,风速垂直切变都较小,如果风的垂直切变较大,细胞状云系也就被破坏。1

简介

细胞状云系不仅出现在冬季洋面上,而且可以出现在大陆上。从冬到夏,陆地表面曙度升高,如果一次降水以后或湖泊、河流较多的地方有冷空气侵入,就会有细胞状云系生成。但是在陆地上由于热容量较小,热惯性小,所以温度变化大,细胞状云系的变化也大,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由于陆地地形较海面复杂,细胞状云系远不如海面上典型。2

夏季我国北方高空冷涡中的细胞状云系

每当北方进入夏季,华北冷涡、东北冷涡和西北冷涡活动频繁,在冷涡的后部(西侧)经常有冷空气侵入,使该地区产生细胞状云系,冷涡附近的细胞状云系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中午前后由于太阳对下垫面的加热开始形成细胞状云系,由积云浓积云组成,到傍晚前后,这些云系中的一些常发展成积雨云,并伴有强对流天气。2

青藏高原上的细胞状云系

青藏高原可以看成耸立于大气中的热岛,当有冷空气侵入青藏高原常会有细胞状云系产生。青藏高原上细胞状云系出现的频数很高,与其它陆表一样,细胞状云系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午前11时细胞状云系开始生成;到午后14时细胞状云系强烈发展,开始形成积雨云;到傍晚积雨云顶部出现卷云砧,到夜间积雨云消散,留下一片卷云区。

青藏高原上细胞状云系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细胞状云系发展成的卷云区是青藏高原上新的天气系统,并东移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我国其它地区也会有细胞状云系生成,但出现的次数少。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陆地上的细胞状云型

图文简介

细胞状云系不仅出现在冬季洋面上,而且可以出现在大陆上。从冬到夏,陆地表面曙度升高,如果一次降水以后或湖泊、河流较多的地方有冷空气侵入,就会有细胞状云系生成。但是在陆地上由于热容量较小,热惯性小,所以温度变化大,细胞状云系的变化也大,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由于陆地地形较海面复杂,细胞状云系远不如海面上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