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盒带库是一种以盒式磁带为基本存储单元,能对大量盒式磁带进行自动管理的联机大量存储系统。它是利用盒带驱动器具有自动装卸盒带功能的特点加上能灵活存取带盒的机械手与自动管理软件实现盒带库的自动管理的。

简介

自动盒带库的基本构成部分主要有存放大量盒带的仓库(盒带架)、盒带驱动器与控制器(读写站)、机械手与带盒存取控制器、系统管理处理器与管理软件以及与主机的接口等。盒带仓库有圆形与长形两种常见的形式。在圆形盒带仓库中,盒带架沿圆周内外两层排列(外层的内侧与内层的外侧),机械手在两层盒带架的中间绕圆心作180°左右旋转。同时,机械手可上下升降,以便到达所需存取的盒带位置。然后伸向盒带,将它从架上取出。机械手携带盒带转至驱动器的位置,将它放入驱动器的装卸窗口。驱动器自动完成带的加载,然后便可随时进行联机读写。在长形盒带仓库中,盒带架沿长的方向分前后两侧排列,机械手沿直线轨道移动。其余动作则与上述的类似。盒上印有条形码标志。取放带盒的手臂上装有光源和光学装置,用来识别盒上的条形码。

盒式磁带

盒式磁带由磁带、带盒及其零部件装配而成,是一个精密的机械传动组件,或是指由两个共平面、共轴的盘心或带盘上卷绕磁带的盒式器具。仅能容纳较短的磁带,其长度受制于磁带使用时不致断裂的最小厚度。记录、重放、快速进带或倒带时,磁带从一个盘心可绕到另一个盘心上。盒式磁带具有使用、携带方便,易于保存等特点1。

发展

1986年以来,陆续出现了许多种类型的自动盒带库。其中以IBM 3480 型半英寸氧化铬盒带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自动盒带库较成熟,应用较普遍。其它类型的大容量盒带,如家庭录象用半英寸 VHS型盒带、8 mm 视频盒带、19 mm D1 /D2 型盒带都被用来做成自动盒带库。美国STK公司1988年首先推出了利用3480 盒带的自动盒带库系统,一个库最多可收容6000盒带,总存储容量为1.2TB。多个库可连接在一个系统中。IBM公司1992年推出的3495 型盒带库数据服务器使用了3490型盒带驱动器,库的收容量为5660~18920盒,总的存储容量为 2.3TB~7.6TB。日本Sony公司的DMS -700M 系统收容19mm D1-M型盒带 736盒总容量为30TB。一种应用 8mm 盒带的小型自动盒带库,采用圆形转台的结构,盒带的存取是靠转台的转动来实现的。一个小型转台可收容50 多盒8mm 的盒带,8个转台叠加在一起可连成一较大的系统,构成2TB的存储容量。盒带的平均存取时间(即机械手平均取放盒带的时间)大约在10s的数量级。

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由多种存储器、存储管理部件、存储管理软件所组成的系统。当代计算机系统对存储系统的要求是存取时间短、容量大、价格低。采用单一种类的存储器很难同时满足这三项要求。采用存取时间短、价格高、容量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容量大、价格低、存取时间长的辅助存储器,在存储管理部件和软件的统一调度管理下,组成一个多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就能较好地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使用户感到使用的存储系统具有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具有辅助存储器一样大的容量、而价格适中。

使用层次结构构成存储系统是依据中央处理器访问存储器的局部性,即在一段时间内,中央处理器存取程序或数据所访问的存储单元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地址区域内。根据访问的局部性,可将当前集中访问的连续地址区的内容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使中央处理器可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实现程序和数据的高速访问。数据和程序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中的调动由硬件(存储管理部件)自动完成。而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层次可用虚拟存储技术构成虚拟存储器,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容量比主存储器大得多的可随机访问的可编程的逻辑地址空间。程序和数据在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中的交换是在存储管理部件(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共同管理控制下自动实现。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慧维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

自动盒带库

图文简介

自动盒带库是一种以盒式磁带为基本存储单元,能对大量盒式磁带进行自动管理的联机大量存储系统。它是利用盒带驱动器具有自动装卸盒带功能的特点加上能灵活存取带盒的机械手与自动管理软件实现盒带库的自动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