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用输入辊道分为拉引段、加速段和高速段,从冷端第一根辊到横向掰断辊称之为拉引段,加速段以后直至主线结束称之为高速段,高速端设置若干节标准辊道,均为分段传动,其线速度为拉引速度的若干倍。

炉用输入辊道简介

拉引段和加速段采用伺服电机独立驱动,高速段采用变频电机驱动,辊子与传动轴采用锥齿轮传动。

辊道是利用圆筒式的辊子之转动来输送轧件的运输设备。它把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结起来。实现操作机械化,大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自动化操作提供条件。轧制车间辊道重量约占车间设备重量的40~60%。

在带钢热连轧机上使用着许多辊道,它们被分成若干段,每一段辊道或者以独立的或者以与轧辊同步的速度和方向运送轧件。

为使轧件能够在辊道中心运行,采用鼓形辊,并且交替地使左右两边的水平面稍微倾斜,或者使辊子的轴线与轧件运行方向的交角交替地比直角稍微偏斜一些。

要求

1. 单根辊子的水平允差 0.2毫米.

2. 相邻辊子的水平允差 0.3毫米.

3. 辊道全长上的波浪允差 ± 1.0毫米.

4. 相邻辊子的平行度允差 0.3毫米/辊子全长

炉用输出辊道

炉用输出辊道装置,包括支承盘园、辊身、导管、密封圈、压紧弹簧、进水导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导管的两端分别与支承盘中心孔焊接,支承园盘与辊身焊接,进水导管从轴头中心孔引入并通过本装置密封圈5和压紧弹簧与支承园盘的中心孔紧压滑动连接,在支承园盘的圆周上开有水孔,冷却水经进水导管、密封圈、导管流入水室,再经水孔依次流入水室和水室,从轴头中心孔排出。为满足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轧后在线固溶处理的要求,针对某厂已有设备条件,进行在线固溶处理输出辊道的改造,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时不同结构和材质条件下输出辊道的受热分析,为输出辊道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将原有的铸铁辊道改为陶瓷辊道能够满足生产的要求。

辊道

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设备,其重量占整个轧钢车间设备总重量的40%左右,是轧钢车间中使用最多的设备。轧件进出加热炉,辊道窑内温度场的特性1,在轧机上往复轧制及轧后输送到精整工序等工作均由辊道来完成。

辊道主要由导板、卫板和若干个辊子,以及多个电动机及其传动轴和减速器组成。

辊道按其用途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工作辊道

工作辊道靠近工作机座,在工作机座前后将轧件喂入轧机,轧制后接住轧件,又返回送入轧机进行轧制,直到轧成成品后送到下一工序。

工作辊道又分为机架辊道、主要工作辊道和辅助工作辊道。

机架辊道是指装在工作机座的机架中的少数几个工作辊。

主要工作辊道紧靠工作机架,它将轧件喂入轧机和接受轧出轧件,因此它是经常参加工作的辊道,故称主要工作辊道。

轧件长度超过主要工作辊道时,由另一组工作辊道参加工作,这一组辊道叫辅助工作辊道,或称为延伸辊道。

轧机上的工作辊道又有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之分,在轧件进辊之一方称为输入辊道,出辊之一方称为输出辊道。即从加热炉至热轧机者称为输入辊道,从热轧机至下工序者称为输出辊道,在输出和输入辊道的两端延长部分称为延伸辊道。

输送辊道

它是专门运输轧件的辊道,从原料场送到加热炉或从加热炉送到轧机,辊道窑结构的特点分析烧成温度曲线的形成过程2,以及用以联结轧机的各辅助设备的辊道。例如,280011重热轧机机列的清洗机、翻锭机前后辊道、加热炉前辊道都称为输送辊道。

输送辊道按工艺流程的方向分为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

由于辊道占车间设备比重大,名称繁杂,实际生产部门往往按生产顺序分组编号。

中间辊道位于拉矫机和切割设备之间,用于支承和输送铸坯和输送引锭杆。拉坯时,中间辊道与拉速同步,送引锭杆时可以用较高的速度。

切割区辊道为切割区四周的辊道,该辊道中有几个辊子需要升降或摆动,以防止切割时切坏辊子和切割渣粘结辊面。

出坯辊道是切割区辊道之后至冷床之前的辊道,由若干辊子组成,快速将切割后的定火铸坯输送至横移区辊道。

紧接着出坯辊道的是横移区辊道,该区辊道接受出坯辊道来的铸坯,将铸坯输送至固定挡板之前,由横移机构将每流铸坯输送到冷床或其他区域。

为使铸坯平稳迅速地运送,有时将这个区的辊道设计成可升降的。辊道按驱动方式可分为集中传动辊道和单独传动辊道两种。集中传动辊道由一台电机带动一组辊子,通过电机一减速机一链轮传动,或者通过电机一减速机~长轴一伞齿轮传动方式传动。单独传动辊道为一个电机带动一个辊子。这种辊道结构简单,操纵灵活,维修方便。根据铸坯的断面尺寸计算选择辊子直径和辊身长度,切割区后的辊道辊间距取决于定尺长度。切割前辊道速度与拉坯速度一致,切割后要迅速输送铸坯,辊道速度一般为20~30m/min。

举例

新型的钢管辊子采用以色列爱斯康机械手有限公司的技术及工艺,选用φ100x7毫米厚20#特制精拔管,经过热处理、校直、静平衡、粗车、精车、轴头加工、冷装、喷砂、喷漆、套胶圈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经严格的检验并做记录,最终制造出高精度、高质量的辊子。该种辊子已经出口到欧美,在美国加迪安、罗马尼亚圣戈班等冷端生产线上使用两年以上。

精拔钢辊子采用表面镀铬的φ40或φ45毫米直径特制精拔钢和挂胶铝轮制成,转动惯量小,运转平稳,径向跳动小,最高线速度可以达到4500m/h,适合薄玻璃生产。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炉用输入辊道

图文简介

炉用输入辊道分为拉引段、加速段和高速段,从冷端第一根辊到横向掰断辊称之为拉引段,加速段以后直至主线结束称之为高速段,高速端设置若干节标准辊道,均为分段传动,其线速度为拉引速度的若干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