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流段是指船体在设计水线下,平行中体或最大横剖面以后的部分。其沿船长方向的长度称去流段长度。对棱形系数较大,航速较低的船舶,如兴波阻力不大,可将平行中体的位置向前移动,加长去流段,以防止边界层分离,增加旋涡阻力。去流段长度随弗劳德数和后体棱形系数而变化,通常不宜小于4.08 (Am为中剖面面积),以防产生涡流。1

大型水下机器人的去流段舱体强度和刚度分析水下机器人去流舱段的概述

某大型水下机器人运载舱体最大直径为Φ1.2m,除承受壳体内部各种设备载荷的重量外,主要承受200m外部水压的均布载荷。该运载舱体的去流段壳体线形为样条曲线,且其上开设了各种孔座,所以其受力情况相当复杂,采用传统的计算公式不易计算,只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另外,在去流段艉部还有一个密封艉端盖,艉端盖上也开设了一些过缆密封孔,对艉端盖进行适当简化可以先采用传统的计算公式计算,然后再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校核。

去流段舱体由去流壳体、内部加强筋、各类孔座和艉端盖组成,如图1、图2所示。运载舱体被视作一个密闭的空间,承受最大200m水深压力,其计算载荷=2.4MPa。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初步取壳体壁厚δ=13mm,艉端盖壁厚t=13mm,通过下面的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来确定其壁厚。

艉端盖设计计算

球形艉端盖厚度计算

形艉端盖选用5A06铝合金材料,该材料的屈服强度 =170MPa,弹性模数 E=7×104MPa。球形艉端盖壳体中面半径R=1193.5mm,球形艉端盖的厚度t根据下式计算:

将相关参数代入式(1)计算得t≥8.4mm,根据设计、加工及方案阶段试验情况取t=13mm。

球形艉端盖稳定性校核

壳体承受均匀外压时,可以保持其球形受到均匀压缩,如果压力超过某一极限值,受压壳体的球形平衡状态将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球壳失稳(压坏)。对于球形艉端盖壳体,在球壳满足材料均匀、各向同性、有完善几何球形、无初始应力及应力应变关系为线性的条件下,根据卡门—钱学森公式推导出球壳失稳破坏压力为:

将相关参数代入式(2)计算可得艉端盖的失稳破坏压力为:=3.52MPa。

由上述结果可看出,计算载荷小于艉端盖失稳破坏压力,因此艉端盖在工作压力条件下不会出现失稳现象,设计满足作业要求。

有限元分析计算

艉端盖有限元分析

用ANSYS软件对去流段艉端盖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如图3 、图4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除个别应力集中点外(该集中应力在实际结构中会重新分布),艉端盖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满足要求。

去流段壳体有限元分析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去流段密封壳体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如图5、图6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除个别应力集中点外(该集中应力在实际结构中会重新分布),壳体的整体安全系数大于3,满足耐压壳体强度设计要求。从图6可以看出,壳体整体失稳安全系数Load Multipiler=6.6658>3,满足耐压壳体稳定性设计要求。

去流段舱体外形为样条曲线,线形复杂,采用传统的公式不易计算其强度和刚度;艉端盖为常规的外形,可以采用经典公式进行设计计算。本论文在利用经典公式设计计算的基础上,同时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去流段舱体进行计算校核。仿真计算结果与经典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静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去流段

图文简介

去流段是指船体在设计水线下,平行中体或最大横剖面以后的部分。其沿船长方向的长度称去流段长度。对棱形系数较大,航速较低的船舶,如兴波阻力不大,可将平行中体的位置向前移动,加长去流段,以防止边界层分离,增加旋涡阻力。去流段长度随弗劳德数和后体棱形系数而变化,通常不宜小于4.08 (Am为中剖面面积),以防产生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