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10月17日在北京闭幕。大会期间,来自5个国际组织,28个国家的35个国别科技组织的6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科学素质促进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以及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素质与社会责任、"一带一路"科普合作与交流三个议题,分享思想、深度交流。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下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亮点,重温科技与人文交融交织的魅力,感受科学家、教育家和科学传播工作者的情怀与担当。

  ▲10月16日,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开幕

  亮点一:文明互鉴

  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是一次聚焦科学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讨,更是一次放眼世界、站在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交流对话。科学家、教育家和科学传播工作者在讨论中更加深刻认识到,在百年大变局的时代坐标下,全球科技界更应当深入思考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系,更应当正确估量科学素质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影响,更应当采取行动,共同创造科技发展与治理的良性生态,推动科技服务于人的科学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推动科技造福人类、服务人民。

  ▲600余位中外嘉宾参加大会

  亮点二:跨界、跨域、多元对话

  本次大会与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国际科学理事会执委会议同时召开,三会同期,一体举办,共同围绕世界关切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研讨推动科技发展与治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主题。

  会议彰显了跨界、跨域、多元对话的特点,以着眼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同共生的角度,审视和思考科技自身发展、科技的社会责任、促进青年科学家和中小企业成长的使命。

  ▲中外与会嘉宾进行跨界、跨域、多元对话

  亮点三:科技与人文交融交织

  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故宫博物院;在中国科技馆体验了展示科学与艺术交融魅力的"科学之夜"。很多嘉宾表示,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科学与人文交织的特色,从中强烈感受到中国的发展进步和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令人难忘。

  ▲会议期间,"希望之光——中国西部及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促进行动"展览吸引参会嘉宾驻足观看

  亮点四:成果突出

  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推动了各国携手合作,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达成更丰硕的成果,为促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与会嘉宾从各自领域分享了富有创见、极具启发的精彩观点,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国际合作贡献智慧。

  二是大会对进一步落实去年的"北京宣言"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广泛共识。圆桌会议原则通过《世界科学素质促进组织章程》,一致同意尽快成立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与会代表签署"圆桌会议备忘录",形成后续推进成立世界科学素质组织的行动路线图,决定成立筹备工作组,启动后续各项工作,重点围绕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技场馆建设运营、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科学素质评测及研究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双边、多边务实合作。

  ▲与埃及、新加坡签署科普资源互惠共享协议

  三是大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向斯里兰卡政府移交斯里兰卡国家科学中心总方案。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北京天文馆与尼泊尔、柬埔寨、俄罗斯、新加坡、埃及等国的科普场馆或相关机构正式签署5项双边协议。

  我国科学家与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菲律宾、泰国等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专家,共同发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教育倡议》。

  中国科普研究所与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和乌克兰等国的科技组织就共同开展科学素质调查、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共享、专家来华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整理)

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亮点回顾

图文简介

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10月17日在北京闭幕。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下2019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亮点,重温科技与人文交融交织的魅力,感受科学家、教育家和科学传播工作者的情怀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