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成果科普转化的实践与本质

姜联合

 

 

引言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的一般规律并且提出一套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充分描写和解释的抽象理论【1】。研究者通过数据记录处理、实验设计、相关分析等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得出研究结果。无论什么样的学科科学研究的结果最终通过科学研究成果展现,一般通过科学研究论文的发表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这样发表的研究成果由于学科知识点的抽象和深奥,最新研究成果往往限于在同行中传播,而在广大公众中传播的效应往往很弱。

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科学研究论文的发表是其终极目的。据201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2001年至2011年,我国共发表国际论文83.63万篇,统计还显示,2011年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9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9.9%,排在世界第5位,比2010年上升1位。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 为1070篇。其次为英国、德国和法国,中国在今年超越了加拿大。从统计结果看,目前我国科技论文无论在品质、影响力上都在逐年提高【2】,一定程度也说明我国的科研成果成绩斐然。

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现和共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科学成果惠及全人类,可见在公众中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传播过程是科学研究实现最终目的的必然过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高素质的国民是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经济长期繁荣与社会稳定的必然前提。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2011年7月下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督评估等体系,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刚要》中特别对科研成果转化科普效应做了重要解读。

面对我国如此斐然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提炼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到公众中,提升科研成果的影响,扩大科研成果的应用范围,使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科学传播和普及的源头。通过探索学术成果科普化的新模式,按照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普及效应,使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归属为全人类受益。

科学研究成果传播涵盖的范围及传播受众现状

科学传播是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的权力和方式【4】。在科学传播的实践中,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与公众间客观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科学知识存在一个从掌握它的科学家(科学共同体,包括科学出版等)到没有掌握它的普通公众的单向流动过程。二是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的权力和方式,即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保障公众与科学共同体实现交流与沟通。就其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可以包括科学研究论文的出版和科学研究成果在公众中的普及。可以看出,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的过程中包涵了几个主体:科学家、科学成果出版、科学传播渠道、公众。

1.1   科学研究成果科学论文出版的传播及现状

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其中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5000多种。这5000多种学术期刊每年刊发的论文数量约为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学位授予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为480万篇【5】。一些科学论文的出版仅限用于各类考核评比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知识传播和成果共享,零引用率论文所占比重平均都在50%以上,多的甚至达70%至80%,也就是说,一些论文连作者自己都没有引用过,这样的论文在知识创新上的价值就是零,这样的科学传播和出版是无效的。一定程度上,与其徒劳挣扎在科学论文出版无效科学研究成果传播中,倒不如摒弃科学成果出版零价值的道路,将一部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到科学普及中,让科学研究成果惠及到公众中。

1.2科学研究成果科学普及传播及现状

据中国科协2010年11月15日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仍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6】。我国科学知识普及的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水平也低。比如全民“抢购食盐”的荒诞、“香蕉催熟剂”的恐慌、“绿豆保健”的疯狂等等,说明我国的科普教育任重道远。从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几个事例就足以证明我国公民普遍的科学知识缺乏。

1.3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普及是快速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

科学研究成果大对数来源于国家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这一成果的普及是快速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的过程中包涵了科学家、科学成果出版、科学传播渠道、公众等,摈弃全盘科研论文出版对科学家的评价体制,建立科学普及效应对科学和科研成果评价新的补充机制,不仅可以避免一部分科研论文零引用的无效传播,也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效果,进一步快速提升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

 

2 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实践路径

2.1.科学研究成果普及是科学思维二次集成的创新过程

提高公众科技意识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和宣传的问题,它的运作过程并不是一个具有清晰层次的简单信息传递的线性模型,即科学家在最高层次向下将已确认的信息传递给公众【7】。因此仅是信息量的增加或改进传播方式不是有效解决科学传播的办法,在科技信息的可理解性及其表达技巧之间的恰当平衡是科学传播中的难点,对多层次的科学传播更多的理解为在科学家、科学传播者、公众之间的沟通过程。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成果重在通过对科技成果信息的再理解及其恰当的表达方式达成与公众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是一个科学思维二次集成的创新过程。

 

2.2 从科学素质的概念解读科研成果科普转化的实践路径

从1952年美国化学家James B.Conant首次提出科学素质(Scientific Literacy)的概念,其后各个国家均有不同的解读。1983年Jon D Miller 【8】提出了科学素质的3个维度,即对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1995年,欧盟国家科学素质调查的领导人John Durant认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即理解科学基本术语和基本观点;对科学研究方式的理解,即理解科学的基本研究过程;对科学到底对推动社会发展是如何起作用的理解,即理解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9】。Jon D Miller和John Durant解读的科学素质内涵为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科普转化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依据科学研究成果的一般规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科学普及内容上大致可以以科学现象、科学机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结果验证、科学知识点汇集、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为主线路径对不同的科学主题通过恰当的科普表现形式开展科普实践过程。

 

3. “全球碳循环及森林固碳过程”主题科研成果科普转化实践过程

3.1 科研成果转化中突出公众热点敏感主题内容

 全球气候及环境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哥本哈根会议全球碳排放问题成为国际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话题。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到 2020 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到45%,这也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其中中国将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10】。

可见,面对国际问题和国家的发展,“碳与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碳与环境和生活的关系”不仅仅是科学家的问题,已深入民众,涉及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普及相关“碳”知识和科学点是全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一个科学点。

如何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使公众全面理解这一主题的科学内涵,理解森林减少碳排放及碳循环的基本科学过程作为这一科研成果普及的主题。

 

3.2 从科学素质的多维度出发展现科研成果的普及过程

按照米勒的科学素质三维度,即对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本专题依据成果内容从科学现象、科学机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结果验证、科学知识点汇集、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为路径进行科学普及过程。路线表达为科学现象→科学机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过程体验→科学结果验证→科学知识汇集→强化科学主题的社会意义。

科学现象部分展现全球碳源和碳汇的格局、全球碳库的分配,使公众全面了解碳循环的基本概念;科学机理过程展现全球碳循环的机理过程,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和理解科学机理;科学研究过程通过不同森林对碳吸收的实验研究过程、不同季节森林对碳吸收的实验研究过程及不同物质对碳吸收的情况使公众不仅全面理解碳排放对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能够理解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减少碳排放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意义。

 

3.3 “全球碳循环及森林固碳过程”展品设计

全球碳循环及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过程科学普及展品研发将为大众剖析碳源碳汇科学机理,直观展示森林固碳的过程和能力。提高公众植树造林的科学理念。

展品通过深入挖掘碳源、碳汇及碳循环相关知识,特别是森林在维护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将最新碳研究的高端科技资源进行科普转化,以公众对环境的关注点为导向,将高端科学研究内涵与普及结合,为公众和青少年提供了碳循环完整的知识链条,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绿色经济等的关注,对全球变化和“碳”的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解读与评价。

项目涉及科学现象、科学机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过程体验、科学结果验证、科学知识汇集和强化科学主题的社会意义7个主题模块。全面阐述森林碳循环的基本知识、全球碳源碳汇数据及碳格局、碳循环综合机理过程、不同森林类型对固碳的影响、不同季节对固碳的影响、固碳物质的监测及科学实践活动体验等。

展品通过动静态沙盘、动静态互动体验模型、人机交互演示、动画模拟等形式将科学研究成果二次集成,在科学传播可理解性和恰当表达方式中展现“全球碳循环及森林固碳过程”科学主题内容。

3.3.1.抽象的机理二次集成具象化,目睹科学过程

科学原理和过程往往是抽象的,如何将碳循环的科学原理和森林固碳机理发生过程简明表述给大众,是高端科技资源成果科普转化的关键。

在二次集成科学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首先明确机理发生过程的要素,同时,为了将科学过程表达清楚,还要全面准确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将科学过程流程化、直观图象化,将抽象的过程发生机理和内容具象地表现给公众,让公众能直观感受科学原理和研究实践过程。


3.3.2 不同的科学内容选取恰当的科学传播表达形式,使公众体验科学机理和过程的每个细节

体验互动感受是科学传播中更加亲民和有效的方式,现代化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为科学传播方式注入新元素,使公众在理解科学中更加敏感,人机交互方式则更易于对公众产生触动效应。依据不同科学内容,本主题选用立体沙盘形式对碳源碳汇格局展示、通过嵌入式的LED灯带展示全球碳源碳汇的分配过程、声光电互动展示碳循环综合机理过程、人机交互和动画表达展示森林吸收碳的科学研究过程。

3.3.3利用解说和科学知识点汇集引导公众“科学参与科学传播实践活动”

   主题全面知识点的汇集和解说将强化科学传播实践活动的效果, “全球碳循环及森林固碳过程”主题科学传播实践通过“基础碳知识模块”、 “碳循环与我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与森林携手,建绿色家园”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主题实践效果,使公众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4.结语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技发展规划、引导科技活动走向、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科技计划项目科学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资源,科技项目的科普化应作为科技发展和科研任务的重要任务,建立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专项制度和政策机制,使科学研究人员直接参与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中【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及创作模式研究报告中指出: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将科普化作为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考核,应大力开展科研人员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科普转化【1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在“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一项中已明确指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促进各类科研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科技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产生的创新成果的关注度和知晓率,探索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机制【12】。

科学研究成果的科普化的政策机制的出台将是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随着各项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及其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普资源的共享的新平台将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李荣宝.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基本过程. http://wenku.baidu.com/view/fd0871a1284ac850ad0242ca.html

2 2011年度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统计概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17/21/5931940_173030265.shtml

3姜联合, 袁志宁,马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和实施过程初探(J).科普研究,2010,(6):5-15

4 黄时进.科学传播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5

5 张贺.学术期刊大国的尴尬与梦想.http://edu.sina.com.cn/l/2012-03-02/1513212875.shtml

6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www.cast.org.cn

7 乌里克·费尔特. 优化公众理解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4

8 Jon D. Miller.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Daedalus.1983.112(2):29-48

9郭传杰、汤书昆主编.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

10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两部委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情况.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91126/zhibo.htm。2009-11-26

1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及创作模式研究报告.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GXS4K051),2011.12

12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2011.7

 

 


 

 


 

 


科学研究成果科普转化的实践与本质

图文简介

提出以“科学现象、科学机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结果验证、科学知识点汇集、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为线的科研成果科普化转化路径,科研成果科普化是科学思维二次集成的创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