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不算那些没有化开的盐。如果算,那问题简单了,两者总重量加一起当然是两斤。
2.不算那些没有化开的盐,这似乎更符合问题的本意。答案就是不能得到两斤盐水。为什么呢?
如果是孩子问这个问题的话,不妨带孩子亲身去试试,往一碗水里面拼命加盐,看看是不是加进去多少就能溶解多少。结果就会发现,这事儿是有个限度的。
水并不是万能大胃王,你喂多少,它吃多少。就跟我们的肚皮装的东西有限一样,水里溶解的物质的多少也是有限的。毫无疑问,这跟我们的直觉是相反的,平常我们加到汤里的盐和糖都能化开,那是因为,我们不会无限制地加,否则这锅汤或者糖水也就不能喝了。为啥?齁死了呗。
但是不考虑口味,我们使劲往水里加盐,总会碰到盐最终化不开的时候,这个节点就是溶解度,也就是水在这个时候装盐的最大肚量。
水“吃”(溶解)盐的能力是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溶解的能力就越强。当然变化并不是非常剧烈。总的来说,100克水能溶解的食盐/氯化钠的数量。0摄氏度:35.7g;10摄氏度:35.8g ;20摄氏度:36.0g;30摄氏度:36.3g;40摄氏度:36.6g;50摄氏度:37.0g;60摄氏度:37.3g;70摄氏度:37.8g;80摄氏度:38.4g;90摄氏度:39.0g;100摄氏度:39.8g。
溶解度随温度可变化这件事儿在工业生产中还是非常重要。因为有些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特别大,比如说硝酸钾,我们来看一下硝酸钾的脾气。0摄氏度:13.3g;10摄氏度:20.9g;20度:31.6g;30度:45.8g;40度:63.9g。
如果我们有混杂有硝酸钾的食盐的话,只要在40度的时候吧溶液调得浓浓的,然后降温到0度,这个时候,大部分食盐还会在水里面安心游泳,因为溶解度并没有太大变化(从36.6变成35.7),但是硝酸钾就不一样了,一下子从63.9变成13.3,大部分硝酸钾就被踢出了水的怀抱,变成了结晶。这就是结晶分离物质的理论基础。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会比这个复杂得多。
不管怎样,实际去演练一下水里加食盐都是个好事儿,中国孩子最缺的就是动手实践的欲望和习惯。去做了,大不了腌俩咸菜用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