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起步
从二次大战后至50年代末,美国和原苏联先后研制并部署了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例如美国的“雷神”中程导弹和“大力神Ⅰ”洲际导弹,原苏联的SS-5中程导弹和SS-6洲际导弹。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相继研制并部署了第二代战略弹道导弹,例如美国的“大力神Ⅱ”、“民兵Ⅰ”、“民兵Ⅱ”洲际导弹,原苏联的SS-7、SS-8、SS-9、SS-13等洲际导弹。由于美苏双方都拥有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尤其是50年代末当原苏联开始拥有洲际弹道导弹之后,使美国这个二次大战中未经战火洗劫、从来没有面临过外敌入侵的安全绿洲,第一次感到了本土可能遭别国攻击尤其是核攻击的“切肤之痛”,因而双方开始重视并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于1962年研制了在“奈基Ⅱ”高空地空导弹系统基础上的改进型“奈基Ⅲ”(改为核弹头);原苏联于1963年研制了在地空导弹SA-2基础上改进的SA-5。也就是说,处于起步阶段的反弹道导弹都是在已经服役的高空导弹(对付飞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将弹头改为核弹头,采取了以核抗核的反导策略。
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又一次震动了美国,尼克松政府于是决定建立一个专门对付中国的反导防御系统——“哨兵”系统,1969年稍加改进更名为“卫兵”系统。整个系统原计划部署14个防区,美国本土12个,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各1个,并于1969~1970年开始建设本土的3个防区。原苏联1957年开始研制、1964年开始部署于莫斯科防区、全世界第一个具有实战反导能力的反导武器系统是“橡皮套鞋”,在莫斯科周围建立了4个导弹发射场、64枚“橡皮套鞋”导弹。该弹核弹头当量100万~200万吨甚至更大,有效杀伤半径6~8千米,可对付小规模洲际弹道导弹袭击。
70年代——限制
建造全面有效的反导防御系统难度极大,耗资极大,风险极大,而且往往赶不上进攻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60年代末,美苏都意识到不管双方如何努力发展反导防御武器都不能保证在大规模核攻击下各自的安全,出于互相限制的目的,双方于1972年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其中规定每方只能建造两个反导发射场,每个发射场不能超过100枚导弹,并且只能部署在首都或洲际导弹基地附近。原苏联决定在莫斯科部署已交付使用的64枚“橡皮套鞋”导弹(到1979年减少到32枚)。而美国则决定在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建立反导阵地,并于1975年建成了由30枚“斯帕坦”和70枚“斯普林特”导弹组成的“卫兵”反导系统。
“斯帕坦”是高空拦截弹,核弹头,500万吨当量,有效杀伤半径大于8千米,作战高度最小160千米,最大550千米,地下井发射。“斯普林特”导弹是低空拦截的高加速近程导弹,用于拦截洲际导弹再入弹头。“斯普林特”为核弹头,当量1 000吨,杀伤半径400米,作战高度最小15千米,最大50千米。由于缺乏有效性且核弹头反击爆炸后在高空产生的强电磁脉冲会直接影响美国自身雷达系统的使用,经认真权衡,美国在该系统刚投入使用一年后的1976年就关闭并拆除了“卫兵”系统。
由此可见,在处于限制阶段的70年代,原苏联只保留了已交付使用的用于保卫莫斯科的64枚“橡皮套鞋”反弹道导弹,而美国则更加务实地考虑,把资金人力投向研制更行之有效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并更加强调预研,反而取消了“卫兵”反导系统。从而使原苏联在相当长时间内在莫斯科周围部署了世界上唯一具有实战能力的反导武器系统,成为美国的“鲠喉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