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754 篇文章



640.webp (8).jpg


上面这段话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荣获“改革先锋奖章”、中国改革开放的传奇人物步鑫生的家人在获奖后发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的感谢短信。2001年9月,步老先生因患肿瘤切除了肾脏、脾脏,到2013年底,老先生癌症复发转移至颈椎,病情十分凶险。董教授出于对老先生的敬仰和爱护,特别不愿看老先生遭受痛苦和瘫痪风险,冒着巨大风险为老先生进行了脊柱肿瘤手术。大手术前,步老先生将朋友亲人叫至身边,留下了两封信。其中一封带着典型的步鑫生风格:手术出现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家人和朋友不得对医生有半点不敬!而董教授也以精湛的医术为步老先生成功解除病痛,既使老先生避免了瘫痪风险,又延长了其生命。步老先生与董教授也因此结下了深厚情谊。直到数年后老先生弥留之际仍然钦佩、感恩董教授的医术、医德。步老先生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晚年因病与董教授结下不解之缘,也为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榜样力量。真是“改革传奇患肿瘤,国有名医出圣手”,这段故事也因此传为一段特殊的医患佳话。


当今社会,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超过300万,随着肿瘤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放化疗等方法广泛应用,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期显著延长,肿瘤发生脊柱转移机会也大增,并且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可能发生脊柱转移。而肿瘤一旦发生脊柱转移,病情凶险、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高,一度是医学领域的“雷区”、“禁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大众普遍认为,肿瘤都转移到脊柱上了,就是“晚期”了,就“没救不能治”了,甚至有的医生也对患者说“想吃啥吃啥,想做啥做啥”就行了。董教授指出,正是这种消极落后的观念严重影响了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积极治疗,造成了治疗晚、效果差、患者痛苦的局面。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那么,肿瘤转移到了脊柱为什么还要积极治疗甚至手术呢?


首先,脊柱转移性肿瘤如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极易造成瘫痪。此时病人只能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机能会迅速下降,不但生活质量极低还会造成其它治疗,如放化疗、生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其次,脊柱转移性肿瘤往往产生巨大的疼痛。恶性肿瘤本身会产生癌性疼痛,如果侵犯了神经更会使疼痛变本加厉。我们在临床常看到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被巨大疼痛折磨的情景。如果此时进行有效的肿瘤切除甚至就是姑息的减压手术,也会大大缓解疼痛,还会为后续的放化疗提供条件。再次,一些预后较好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如果肿瘤较为局限,完全可以进行全脊椎整块切除,这样病人可以实现无瘤状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肿瘤转移到了脊柱怎样才算是既不消极治疗又不过度治疗呢?


董教授从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使用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脊柱转移瘤,几无局部复发,存活数年甚至十几年的病例大有人在,实现了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和生命延长的目标。董教授还通过探索和改良,将单节段椎体的切除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出血量大为下降,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风险,获得了中山医院临床新技术应用奖,惠及全国各地的许多脊柱转移瘤患者。在此基础上,董教授团队自2014年起又在国内率先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来综合诊治脊柱转移瘤,根据患者症状、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及分型、预期生存期及患者全身情况,科学制定精细化的内、外、介入、放疗等科综合阶梯治疗方案。需要手术治疗来缓解疼痛、重建脊柱稳定性、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的则根据病情阶梯选用微创椎体成形术、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微创椎管减压经皮内固定术、椎管减压肿瘤分离术、肿瘤大块切除术、全脊椎整块切除等。


中山医院骨科董健教授领衔的脊柱肿瘤MDT团队,集合骨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影像科等十余个临床科室的力量,在国内率先建立脊柱肿瘤MDT标准化诊治流程,实现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精细化、全流程治疗,提高了诊疗水平和效率。在此基础上,由董健教授担任主任的国内首个“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也于2019年4月11日正式揭牌成立。希望该中心的成立能在脊柱肿瘤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发挥示范作用,为全体脊柱肿瘤患者带来福音,为实现健康中国加油助力。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王克涛 林红


肿瘤脊柱转移了不能治?是时候改变观念了!

图文简介

当今社会,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肿瘤发生脊柱转移机会也大增,并且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可能发生脊柱转移。而肿瘤一旦发生脊柱转移,病情凶险、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