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又名赤参、山参、南丹参、紫丹参、红根等,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全国年销量400万公斤左右,为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丹参中成药的研究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用量逐年增多,市场前景看好。

  丹参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浙江、福建、辽宁等省区,当前正值繁殖季节,特将其芦头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每667平方米(亩)施入圈肥或土杂肥2500~3000公斤,均匀撒于地内,深耕35~40厘米,耙细整平,起成宽100厘米、长视地域而定、高130厘米的畦,并在四周开好深沟,以利排水。

  二、繁殖方法。

  在春季2~3月或晚秋(11月)收挖丹参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其粗根切下供药用,将径粗0.6~1厘米的细根连同根茎上的芦头切下作种栽培(芦头大者可分为3~4株,小者分为1~2株或不分),按行株距23厘米×25厘米挖穴,穴深57厘米,穴底施入适量的粪肥或土杂肥作基肥,与底土拌匀,然后每穴直立栽入芦头1株(芦头朝上,不能倒栽,否则不发芽),覆盖细土2~3厘米(土层不宜过厚,否则难以出苗),稍加压实,适当浇水,保持湿润,促其成活。

  三、移栽方法。

  丹参芦头繁殖,经70天左右的培育,苗高6~9厘米时就可移栽,可春栽,也可秋栽。春栽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秋栽于10月下旬为宜。种苗移栽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早返青。移栽时,在育苗地内浇水,然后用小锄头轻轻挖起,不可用手拔,以防伤损根系,影响成活率。栽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33厘米×23厘米挖穴,穴深视根的长度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与穴土拌匀后,每穴栽入种苗1株,栽后浇透定根水。


丹参芦头繁殖方法

图文简介

丹参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浙江、福建、辽宁等省区,当前正值繁殖季节,特将其芦头繁殖方法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