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全部
视频
图文
图片
挂图
音频
电子书
活动
科普号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客服中心
首页
业务中心
资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资源套餐
数据排行
科普中国网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首页
>
图文列表
>
图文详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对于地震,人们有哪些常见的误解?比如地震云,是不是并不存在?地震发生了,有哪些错误的自救方法还在流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它的突发性和巨大破坏性,使得大家觉得地震非常的可怕,这中间也产生了很多的误解,比较常见的误解有以下几种:一、地震谣言。由于很多人对地震知识了解不多,尤其是对地震活动知之甚少,现在的信息传播又很方便快捷,使得一些不真实的地震谣言传播很广,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放任甚至助长谣言的传播。实际上,目前人类对地震活动,尤其是临震地震活动的认知水平不高,还不能得出某地将发生地震的科学结论。二、地震云。首先,“地震云”不是科学概念,它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目前,尽管大部分网友对“地震云”一词并不认同,但也有不少的网友将信将疑,这也说明大家对地震的恐惧。实际上,以目前地震科学的实际认知水平看来,什么样的云,和地震的发生,都没有因果关系,云是气象学的范畴,是大气环流的存在形式,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三、地震。一谈到地震,很多网友第一反应觉得它很可怕,地震也确实可怕,这大家怕的地震的巨大破坏性。实际上,全球每年大概发生500多万次地震,99%的地震对人类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只有极少数的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地震对于人类而言,是我们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唯一的途径。四、地震预报。很多网友把地震预警、地震预测、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报经常混淆,甚至误解,现在分别讨论。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预警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地震已经发生了,二是有较好的信息判断该地震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地震。而地震预测是指人们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判断和理论研究,对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出估计。因此,地震预警相比地震预测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在日本等国家起到了很好的减灾效果,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地震预警技术,而地震预测到目前为止还是世界难题。地震预测与地震预报虽然都是对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出估计,但是地震预测是科学研究行为,而地震预报是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科学家做出的地震预测,经过会商及评估后做出的政府行为,因此,二者发布的主体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同。个人可以进行地震预测的相关研究,但私自对社会发布个人的地震预测意见是违法行为,引起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地震速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地震台网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自身观测网络所观测到的实时地震波形记录,通过计算分析给出地震发生的地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大小,以及震中所在位置的地名等,而地震预报虽然也是给出地震的这三个要素,但是在震前发布。
【地震问答专题】地震发生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地震
图文简介
来源:
科普中国头条推送
上传时间:
2017-08-10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入驻科普号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把科学带回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线谱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宇航学会
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
消防先生
老爸评测
阮光锋营养师
植物人史军
中国兵工学会
饮食参考
混知
合作机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
深圳科博会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中国家电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基因农业网
CNTV-未来电视
CIBN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 16016202号-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