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想搭一个藏族帐篷,你该怎么做?
文图:罗桑开珠·安夏毛草
青海藏族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表现着藏民族特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和智慧,是藏族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对藏族帐篷表示好奇,这种草原上移动的民居是怎么搭建的呢?
草原上移动的民居:黑白帐篷
帐篷一般分为白帐篷和黑帐篷。黑帐篷是伴随着畜牧业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此,牧民与牲畜同呼吸、共命运。牧民们就地取材,用粗长的牛毛和纤细的木头搭建黑帐篷。用牛毛制作的褐料帐体有其坚强稳固的秉性,它天然具备缩水、吸水的优点。一般帐篷的内部空间高度约为2米,顶部留出天窗,用以通风、采光、出烟、透气,雨天可以遮盖。
绚丽多彩的白帐篷赋予草原时代的色彩。白帐篷都是临时搭建的,一般供旅行或临时使用,结构简单,呈两面坡人字形,只能容纳2-3人;大的方形帐篷过去往往是供贵族和上层喇嘛使用的,可容纳数十人,制作考究,用各种颜色的布或呢子镶边,且缝有精美的吉祥八宝等图案。
帐篷应该怎么搭?
搭建帐篷,除考虑水草因素外,一般选择向阳的山坡或背风干燥的山坳,且前方或左右有河水流淌的地方。传统习惯中帐篷门朝东面搭建,牧民忌讳黑对黑相接,因此,帐篷的门帘都是白色的。搭建时铺开帐体将帐体上部四角的粗绳系在木橛上钉入地面,在帐角与木橛之间的毛绳的合适部位缠定支杆,再立起缠好的四角支杆,拉起巨大的帐体;然后,在帐幕正中穿入一根横梁,用两根立柱架起,撑起帐体的顶部;之后调整四角拉绳的松紧,将四角限定在一个平面上;最后,将四周的拉绳在保持帐体的丰满和拉力的平衡下拉紧系牢,用木橛将帐篷的下摆固定于地面后,便意味着新的家园已经落成。
“阴帐”与“阳帐”:一个帐篷分两边
按照传统,帐内空间一般以中轴线为标准分成对称的两半,其中左边为男人的住所,称为“阳帐”,一般铺着牛皮或羊皮等垫子,下角放有马鞍等;右边为女人的活动空间,称为“阴帐”,这也是妇女们打酥油、制作奶酪或做饭的地方,日常的生活器具和奶制品、食物都放在这边,一般家庭都会在这里安置一个货架。妇女们晚上就地铺张牛羊皮便可入睡。当家里来客人时,按性别安置,讲究辈分的排序,客人坐上坐,主人们坐下边。帐篷中间设有灶台。
伴随社着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建造房屋时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就地取材方式,现代建筑的风格也逐渐融合在传统的藏族民居建筑中,如今,在欣欣向荣的高原城镇,也出现了大量用砖瓦或钢筋水泥建造的新型民居建筑。
本期推荐:《科学的旅程》
出版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品(期刊、书刊)简介:从古希腊到今天我们生活的21世纪,该书将“科学的旅程”按不同时期分作“科学诞生”“理性兴起”“综合时代”“现代科学”以及“科学前沿” 等五编,仅从每一编的标题就可以约略看出科学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在这一总体框架下展开线索,除了对科学事件的选择与描述之外,该书之好看还体 现在以细节刻画人物的书写方式上。
藏文编辑:才让
新媒体编辑:薛燕男
本文系原创作品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xueyn@cast.org.cn
入驻请联系xintj@cast.org.cn
长按可识别图中二维码
轻松关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少数民族科普:想搭一个藏族帐篷,你该怎么做?| 藏文科普
图文简介
(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想搭一个藏族帐篷,你该怎么做?文图:罗桑开珠·安夏毛草青海藏族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表现着藏民族特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和智慧,是藏
- 来源: 科普中国微平台
- 上传时间:2016-04-10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