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科学星榜样,中国新力量!”2016年2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携手中国核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举办的2015年度全国“科学星榜样”校园选拔活动总决赛在中国科技会堂圆满结束。
活动自2015年9月20日全国科普日启动至今,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共收到参赛作品6000余件,包括科学绘画2912幅、科学制作2246件、科学写作682篇、校园科普剧160个。全国有近千所中小学、近2万名青少年参与了本次活动。这些选手经过地区海选、地区晋级、地区总选拔,最终有个人组96人、团体组10个团体进入到全国总选拔。这么多参赛作品,汇聚了许多奇思妙想,来看看哪些作品你最想点“赞”!
智能环保自动称重呼叫旅行箱
这个作品的小发明家是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师范附属小学的郑嘉滢,有一次她与家人去旅游,在奥克兰转机时发现,入境时可携带25千克的行李,但在出境时超过23千克就要支付高昂的超重费用。于是,她萌生了发明一种可以自动称重的旅行箱的念头,设计了这款带有自动称重及遥控呼叫装置的行李箱,且使用了无污染的光伏发电技术。
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孩,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感受提出科学设想,并且还通过实际操作做出成品,当着专家们的面演示自己的发明设计,这令现场许多评委及家长纷纷竖起大拇指。
自制电动吸尘器
关于环保类的话题,是本次科学星榜样上的热点。来自丰台五小的易天佑自制电动吸尘器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一个大型的可乐瓶子、底座一个小型的电机、一个过滤网和制作扇叶用的小泡沫等,通过改变正负电极,改变风向,以及在底座挖了几个小孔,在瓶内形成一个负压,空气就可以吸进去了。空气吸进去之后,大量的碎屑物被吸进去,但大量的碎屑物进入瓶内又会缠绕扇叶,他巧妙地利用一个过滤网,直接阻隔了碎屑缠绕到扇叶上。就这样不断的实验、不断的改进,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个较完善的吸尘器。
对于这个自制吸尘器,评委也是赞不绝口,认为自己思考的就是最好的,而且这个吸尘器一点都不花哨,既简单又实用。
遥控迷你运输车
都说小男孩喜欢汽车、火箭、飞机多些,这一点不假。来自星河实验小学的郭昊琛不仅是一个科学迷,而且很喜欢乐高积木拼装,因此这次的参赛作品是由乐高积木、电机和遥控器组成的迷你运输车。该车车身由上百个乐高积木组成,其动力系统一个电池盒和2个转动马达,转动马达带动电动齿轮,可是机器手臂进行升降,该升降手臂在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其前面铲其的物体就会掉进前面的小篮子里。最后利用红外线,就可以自动的控制汽车。
云和嘉园的“未来社区”
短时间内让你搭建这样的社区:宜人的环境和景色、完备的医疗保健设施、合理的教育资源、多元化的运动场所及娱乐空间、智能化的社区管理、人性化的公共社交空间、良好的社区艺术环境以及环保、绿色能源的使用及可持续发展——听起来是不是很难。没错,这个任务不仅考验选手们是否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还要求选手们默契配合并有较高的团队意识。
由五位小选手新组建的团体“云和嘉园”经过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了上述要求,这个任务说明科学创造,绝不是仅靠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就能胜利的事情,与队友之间的磨合,与研究人员的切磋,是走向科学曙光的长久也是必经之路。
PM家族的狂欢
获得团体组金奖的师生代表也进行了精彩演出,其中,来自西城区三帆中学的孩子们带来的PM2.5创意科普话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分析了几大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孩子们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学校戏剧社的老师认为,参加这次比赛,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科普剧表演本身就是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巩固,另外,与其他团队在比赛中的切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们得到不少锻炼。
当然,获奖作品不止这些,还有许许多多令专家老师不吝称赞的好作品,如果你也想来大显身手,别忘了继续关注科普中国,关注“科学星榜样”,钻研科学、挖掘创意,也许你会成为来年的“科学榜样之星”哦!
编辑:薛燕男 信天骄
投稿及转载请联系xueyn@cast.org.cn
商务合作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入驻请联系xintj@cast.org.cn
长按可识别图中二维码
轻松关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科学星榜样,中国新力量!为这些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点“赞”吧!| 头条
图文简介
(本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导读“科学星榜样,中国新力量!”2016年2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携手中国核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
- 来源: 科普中国微平台
- 上传时间: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