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之为“中华水塔”?
把青藏高原比做中国和东南亚的“水塔”的确恰如其分。整座“水塔”总面积为2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总储水量为全国水量的1/3。塔平均高度达4500米,最高点超过8000米。中华水塔的“塔身”是由几条千余公里的山脉围成的,它们是: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部的祁连山,东部的横断山与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数条世界级的大江、大河从“水塔”的东南部奔流而下,一泻千里汇入大海:如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都流经它国入海,属于国际河流。长江、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级的大河。喜马拉雅山南部还有无数条流往它国的小河,数量多得简直无法统计。
这座超级大水塔的内部结构很独特,非常适合储水。水塔内部有冰川、山脉、湿地、草原、森林、湖泊和河流,这几部分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环境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整个青藏高原即“水塔”上,河流、湖泊的总储水量为7000亿立方米,而冰川的体积达4.8万亿立方米,每年可融化水量为446.6亿立方米。有这样大的一座“水塔”我们本不应当为水而发愁,但它的下泄却并不均衡。许多地区没有大河,另一些地区则水量过多,以至于有时泛滥成灾。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文章根据《探索中华水塔:青藏高原之谜》一文整理。
本期推荐:
《知识就是力量(藏文)》
出版机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作品(期刊、书刊)简介:《知识就是力量(藏文)》是一本面向藏族聚居区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综合性少数民族科普刊物,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启迪科学智慧,点燃科学梦想。
藏文编辑:才让
新媒体编辑:薛燕男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请联系xintj@cast.org.cn
投稿请发至xueyn@cast.org.cn
长按可识别图中二维码
轻松关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少数民族科普: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之为“中华水塔”?| 藏文科普
图文简介
(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之为“中华水塔”? 把青藏高原比做中国和东南亚的“水塔”的确恰如其分。整座“水塔”总面积为2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
- 来源: 科普中国微平台
- 上传时间: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