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西藏的氆氇,你认识吗?
撰文/绍星
氆氇是雪域高原特有的羊毛织品。主要做曲巴(藏袍)、帮典(围裙)、毛毯等。
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一、将羊毛用纺锤拈成线,借助简单纺架手工操作。用此方法,一个技术熟练的妇女,一天可织近3米氆氇。二、将羊毛用纺车纺成线,再用梯形木结构织机纺织。 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作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
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用于制作衣服和坐垫,有不同粗细等10多个品种,手工生产一般用纺锤捻线,织机织造,宽约40厘米。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那么各等级氇氇的用途是什么呢?
“协玛”氆氇多为富裕人家用此缝制“协玛”曲巴,也用此料做“帮典”(围裙)。小康家庭的人一般逢年过节或在一些重要日子才穿“协玛”曲巴,平常大都穿“提玛布珠”氆氇做的曲巴。农村人大部分身着“卡夏”或“果日”氆氇缝制的曲巴。农区绵羊虽多,但由于“协玛”氆氇是精细活儿,制作工艺繁琐,极费时日,农人忙于农活,几乎无暇制作“协玛”氆氇。
“青孜”氆氇一般用于做“松巴”鞋的鞋帮,“波松”鞋里层的厚垫子,门帘的内衬及毛毯等。
此外制成藏袍有良好的保湿性能,不会被雨雪淋透,适应牧区多变的自然气候。毛花氆氇为横条织物,花型大约20种,每种由7~11个颜色组成。它的色彩鲜艳,手感良好,质地厚实,平正挺括,经久耐磨,一般用于褐衫的镶边或作藏靴的靴腰。镶边时,根据需要裁为条状,缝子大襟、下摆的一周。其花型分十样锦与十字花两种。十样锦又叫条花或邦丹,就是用彩色纬纱,织成红、绿、黄、紫、蓝、白等不同颜色、宽度相等或不等的彩条,每幅图案用8个左右颜色排列对称循环。十字花又叫挡子花,就是在十样锦彩条基础上,于每个循环间以5厘米左右的白色或黄色彩条格隔开,格内印以4枚或5枚红蓝或红紫色十字做点缀。棉纱氆氇的颜色、规格及用途同于毛花氆氇,但价格使宜,适于低挡衣料镶边之用。
文章来源:《西藏民俗》200203期,有所改动。
本期推荐
出版机构:科学普及出版社
内容概要:本作品集记录了第二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了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活动水平,展示了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藏文编辑:才让
新媒体编辑:薛燕男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请联系xintj@cast.org.cn
投稿请发至xueyn@cast.org.cn
长按可识别图中二维码
轻松关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少数民族科普:西藏的氆氇,你认识吗?| 藏文科普
图文简介
(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西藏的氆氇,你认识吗?撰文/绍星 氆氇是雪域高原特有的羊毛织品。主要做曲巴(藏袍)、帮典(围裙)、毛毯等。在藏
- 来源: 科普中国微平台
- 上传时间: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