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王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十佳营养师、北京卫视等多家电台营养嘉宾、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一入深秋,街头总是少不了甘蔗的身影,甘蔗汁甜丝丝冰冰凉的味道让人痴迷,甚至连啃甘蔗、嚼甘蔗的过程也是种小小的幸福呢。


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曾有诗曰:如渴啖甘蔗。这符合大家印象里的甘蔗---一种水分饱满、口感上佳的水果。而甘蔗因为含铁量稍高于一些常见水果,甚至还得了“水果之首”、“补血棒”的名号。甘蔗,到底有哪些优势?一起来看看。


图片来自网络

 

甘蔗汁水,充满诱惑

严格来说,甘蔗在植物学上的归属应该算是禾本科,蜀黍族,供人食用的部位是茎杆,而辞海中对水果的定义是:“供食用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这样看来,甘蔗和苹果、梨子、香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水果的确不太亲近,和粮食作物玉米倒像是一家人。


其实,甘蔗家族“蔗口”众多,不仅有我们年年都吃的“水果甘蔗”,也有专供制糖厂提取蔗糖的“糖蔗”,还有花序能作为蔬菜来食用的“菜蔗”---甘蔗食穗种,只是这个品种的产区在几内亚和斐济等热带国家,想要一睹真容比较难罢了。在这些甘蔗品种中,“果蔗”从营养成分方面来说,倒是完全可以等同于水果,高达80%以上的水分和18%以上的含糖量,让它足以和大多数水果匹敌,再加上松脆汁多、甜度怡人这样的口感特点,就连“嚼完汁还要吐出来”这样的小麻烦也不知不觉被人们忽略。


虽然等同于水果,但关于甘蔗的含铁量,还是有必要跟大家讨论一番。很多资料中提到甘蔗的含铁量高达9毫克/公斤,换算成常用单位即0.9毫克/100克。不过大家千万别忽略,吃甘蔗时我们只吃蔗汁,茎杆残渣是要吐出丢弃的,这样折算下来,含铁量大约在0.4毫克/100克左右。这和香蕉(0.4毫克/100克)、梨(0.5毫克/100克)、苹果(0.6毫克/100克)的含铁量比起来并没有突出优势。只是,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甘蔗味甘性寒,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食后可清热生津、滋养润燥、利大小便的功效,对于改善烦热口渴、秋冬季咳嗽或咽喉肿痛有一定作用。不过,也正因为甘蔗糖分高,且性寒凉,对于本身血糖较高的糖友们,以及肥胖、高血脂的人群来说应少食;平素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部冷痛者更要慎食,或者选择将甘蔗稍微烤热后食用。


说到底,无论是补铁还是食疗,可能都比不上甜蜜的汁水给人们带来的诱惑更加实在。


图片来自网络


“漂亮”甘蔗不好惹

如今市面上售卖的甘蔗去除了表层黑褐色的硬皮,比起我们小时候那可是既干净、又方便啃食。在甘蔗雪白的切面上,会透出一点黄棕色,或是妖艳的红色。您可千万别被这漂亮的颜色迷惑,或者觉得只有一点点变色而不在意,这可是甘蔗发生霉变的标志!


食用发霉甘蔗的危险性,老祖宗早有古训:“清明蔗,毒过蛇”。这主要是因为清明前后春回大地温度回升,甘蔗若储存不当易霉变,霉菌的繁衍让甘蔗呈现出黄褐色、红色。而这些霉菌就是大名鼎鼎的“节菱孢霉菌”,它产生的毒素3-硝基苯酸是一种凶险的神经毒素。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因为误食发霉甘蔗而中毒,昏迷、抽搐、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的案例,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和老人而言更是十分可怕。虽然现在离清明尚远,但北方甘蔗大多要经历由南到北的长途运输和较长时间的储存,仍有发生霉变的可能性。大家在购买时应仔细挑选茎杆顺直、肉质洁白、质地紧密无异味的新鲜甘蔗,买回家的甘蔗若有变色或霉味,尽量丢弃为好。


图片来自网络

 

别拿甘蔗只当水果

说到霉变,有朋友提出有可能一时买多,来不及吃导致霉变岂不可惜?在这里给您支个招,何必将甘蔗只当水果呢,甜蜜的滋味拿来入菜、炖汤,让它提供自然的甜蜜,赛过白糖岂不很好?


在这点上嗜甜又爱煲汤的广州朋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


首先是初级入门的“甜甜搭配”---甘蔗红枣桂圆茶,甘蔗去皮切小块和红枣桂圆肉一起泡茶饮;甘蔗姜丝马蹄水---甘蔗块和马蹄、细细的姜丝一同熬煮,香气四溢又暖身暖胃,秋冬外出后回家喝一碗最美不过了。当然,您还可以开动脑筋,在这糖水里加入陈皮、莲子、枸杞,那又是别样滋味啦!


其次是中级尝试“甜淡搭配”---用甘蔗肉和谷类搭配煮粥,如甘蔗马蹄粥。或者用甘蔗搭配一些本身气味不是特别浓重的食材来煲汤,如适合冬季滋补的甘蔗老鸡汤,可以养颜润肤的甘蔗木瓜猪蹄汤,可以做给老人和孩子的甘蔗胡萝卜排骨汤、甘蔗鲫鱼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些汤品里甘蔗只起增味提鲜作用,若觉得咀嚼麻烦弃去不吃亦可。


最后自然是大厨级水准的“甜鲜搭配”---如蔗香脱骨翅、甘蔗虾等美食。这些菜肴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制作并不难。操作关键就是用切成适合长度条段的甘蔗棒代替竹签插入脱骨鸡翅和大虾之中,随后就和平常烹饪一样进行煎烤调味即可。这样做出的肉食不仅表层有酱汁调味,内里也有淡淡的甘蔗甜香浸入,吃完后还可以细细咀嚼甘蔗棒,倒是好玩又好吃呢。


若有幸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妨带上孩子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这甜蜜蜜的甘蔗美食吧!

 

编辑:纪阿黎

科学有料:别拿甘蔗只当水果,它还能入菜和煲汤呢!|一分钟科普

图文简介

(专家:王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十佳营养师、北京卫视等多家电台营养嘉宾、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一入深秋,街头总是少不了甘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