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由科普中国、腾讯出品,部分文字内容出自新华网)


当我们仰望星空,那里荒芜冷寂,你是否对它充满好奇。过去的138亿年,似乎每一天都没有差别,而人类更是沧海一粟,成为永恒中的一瞬间。然而即使我们在这一瞬间里,也不曾放弃探索着浩瀚的宇宙。


9月15日22时04分,长征二号FT2火箭点火,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工作人员专注准备(图片来自大河网)

那一刻,心随之点燃腾空(图片来自大河网)


代表人类向宇宙发出的又一个信号的“天宫二号”都搭载了哪些让人不明觉厉的科学实验项目?科学家“上天入地”不辞劳苦探索的科学问题究竟有怎样的价值?科普中国带你三分钟了解“天宫二号”上的黑科技,最酷炫的视频都在这里了!


 

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助力“天宫二号”上天


据悉,执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这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系统最复杂的火箭,而本次任务也是长二F系列火箭的第12次发射。


(图片来自新华网)


长征二号FT2火箭和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火箭外形并无区别,但此次T2火箭有三个特点,一是飞行子样少,此前仅有一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的子样,二是储存时间久,T2火箭的大部分产品是与交会对接任务火箭同批投产,个别产品储存时间久。三是任务间隔长,距离上次遥10火箭发射任务已经有3年时间,地面设备放置时间较久。


据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李剑介绍,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中心专门成立了型号任务团队,针对任务周期长、试验项目新、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难点,集中备战,集智攻关。


“天宫二号”上的黑科技,你知道哪些?

作为“天宫一号”的“继承者”,“天宫二号”即将进行的各类实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项,堪称中国航天史上“最忙碌”的空间实验室,涉及到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两项有驻留30天的航天员直接参与操作,一项为国际合作。这些项目中,大多是当前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领域。

 

我们的太阳每秒钟喷发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煤,而伽马射线暴这种宇宙大爆炸级别的能量,相当于万亿年太阳光总和,一旦掠过地球,便会被“天宫二号”上的国际首个专用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器捕捉,从而破译其中隐藏的空间起源和演化的秘密。


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我们看不到时间的流逝,却可以计算它。“天宫二号”载人航天飞行器上,搭载的上海光机所研制的空间冷原子钟,是经过科学家们近10年的艰苦努力,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正样产品,它在光、机、电、热、软件等方面通过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类环模测试的检验,误差可缩小到3亿年一秒,用于空间系统的时间基准,为深空探测、广义相对论验证等重要领域做出贡献。


能否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让物种延续?为了寻找答案,“天宫二号”还将在太空中进行国内首例利用人工光照实现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完整生长发育的实验。一旦成功,星际飞行中的物种循环将成为可能,地球生命将在宇宙中一代一代繁衍下去。


茫茫宇宙中,我们在哪里,我们是谁,虽然这些问题还模糊不清,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求索之心永在,前进的脚步不停。正值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重大契机,2016年全国科普日即将在本周末拉开序幕,不仅科技、科普大咖云集,还将围绕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科技成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青少年科普活动成效、前沿科技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成果和公众关切的健康话题,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虚拟现实等方式,向大家展现航天科技成就和科普成果。9月17日,我们在全国科普日现场不见不散!

编辑:薛燕男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三分钟看懂“天宫二号”上的震撼黑科技!|头条

图文简介

(本视频由科普中国、腾讯出品,部分文字内容出自新华网)当我们仰望星空,那里荒芜冷寂,你是否对它充满好奇。过去的138亿年,似乎每一天都没有差别,而人类更是沧海一粟,成为永恒中的一瞬间。然而即使我们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