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们在展位现场体验科技产品。(张萌/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张萌、赵鹏)在2017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A区(中国科技馆)的展会现场,不少黑科技产品设置了专门的展台,供参观者现场体验。人民网科普中国体验了部分展品,并对讲解人员进行了采访。究竟这些黑科技产品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进入“2017全国科普日”专题页面)
小朋友们体验盲人辅助眼镜。 (张萌/人民网)
盲人辅助眼镜:听到水声请直行
盲人辅助眼镜是为视障人士准备的一款辅助其行动的智能设备,结合各类智能硬件,主要功能包括障碍物和通路检测、场景检测和精准定位导航以及识别功能等,具有光照适应性强、检测精度高、交互方便等优点。具体来说,讲解人员介绍,它能利用眼前的双目相机来采集周围的环境地理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主机当中,而主机会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转化成特殊的3D声音,这些声音会提示盲人避开障碍物、上下楼梯和台阶等,以此来辅助盲人正常出行。
在现场体验中我们发现,语音播放水流的声音表示正前方较为空旷、无障碍物,可以通行;在行进中遇到障碍物时,语音会发出警报声音,例如,在右侧听到警报声即表示前方有障碍物,需向右侧转弯;在遇到楼梯或台阶时,将会有详细的语音播报。该设备还可对公交车站牌上的文字、店铺店名、菜单等等文字进行识别,方便视障人士进行使用。
(点击进入“2017全国科普日”专题页面)
自平衡安全型爬楼轮椅(张萌/人民网)
自平衡安全型爬楼轮椅:防止座位倾斜导致乘车人翻倒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昱添同学和指导老师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赵满明带来了自平衡安全型爬楼轮椅的设计模型。赵满明介绍,这款外形酷似坦克的设计模型来源于王昱添同学对军事领域的浓厚兴趣,在实际应用中这款轮椅的体型和正常轮椅差不多。
王昱添介绍,这款能够防止座位过于倾斜导致乘坐人翻到的设计主要包括自平衡、走行与攀爬、安全监测和报警、座位平移等四部分。其中,在平衡部分,设计者编写了arduino的闭环算法,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调平电机实现了座位自平衡。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利用备份的锂电池,并通过电压检测、GPS与GSM模块、应急弹出支架和码盘等技术,实现了轮椅的自检、安全状态评估、处理和报警等功能;走行和攀爬部分通过五对独立悬挂负重轮、电机动力分散布置的设计实现了轮椅的行走、攀爬和座位平移等功能。这款轮椅非常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能解决乘坐人如厕不便等问题,可以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点击进入“2017全国科普日”专题页面)
智能教育机器人 (张萌/人民网)
智能教育机器人:走路唱歌还会跳舞
智能教育机器人是一款简单的类人型机器人,孩子们可以自己用程序来编写机器人需要做出的各种动作,其中,3-9岁儿童可以选择使用手机APP完成简单的编程,指导机器人完成简单的肢体动作,9-18岁儿童可选择用C语言完成编程学习。据讲解员李仁勇介绍,这款机器人应用了语音识别、触碰识别、陀螺仪、传感器等设备,教孩子们学习简单的编程知识,让机器人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点击进入“2017全国科普日”专题页面)
智能防抖餐勺(张萌/人民网)
智能防抖餐勺:癫痫震颤患者的福音
智能防抖餐勺专为帕金森病人、震颤患者设计,应用了智能小型机器人技术、智能高速控制系统、无人机的姿态解算技术等,能够实现精准快速操作、全方位防抖,可以更稳定地控制勺面,方便手抖患者进食,增强患者的信心。
讲解人员徐蕊介绍,使用时将勺子的开关打开,在病人手抖时,勺子会向手抖的反方向运动,并根据手抖的频率、幅度进行运动,使得勺面保持平稳。并且,这款餐勺保证食物被正常进食的概率为85%。
(点击进入“2017全国科普日”专题页面)
科普体验站展台 (崔钟文/人民网)
汉子科普体验站:通过互动项目传播汉字文化
在展会现场,汉字科普体验站共设置了汉字地图、汉字正能量、田间构字三个体验游戏,观众可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讲解员孙晓东介绍,汉字文化对我们周围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汉字地图的显示屏上,观众可以通过直接点选模块来了解我们周边国家的文字、节日、生肖、服饰等信息;汉字正能量的游戏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标记在孔明灯上,观众通过组字放飞孔明灯,就可以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田间构字游戏以二人互动pk的方式进行,在字库中拖动元素即可进行造字,组成字多的一方获胜。
“展板上的显示屏应用了电脑操控器等设备,将研发人员开发的APP和游戏内置在其中。平时我们玩iPad或手机时,通过下载就可以使用这些内容了。”孙晓东说。
(点击进入“2017全国科普日”专题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