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宝树老师您好,欢迎大老远跑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创作道路的?A:2010年。Q:这么晚?A:是,张威老师知道,那个时候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心情不太好(笑),于是就打算写点东西排解一下,结果写着写着发现,唉,烦心事都忘了,就好像整个人进到另外一个世界里了。然后我就写了第一篇小说。Q:我以为您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作了呢。A:在大学期间也写过一些东西吧,不过那个时候我不是写小说,而是写散文诗歌,算半个文艺青年——也算是科学青年吧。Q:对您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A:是一种表达或者宣泄吧。比如你想到一个世界,正常人只是随便想想就好了,但你一旦写出来,你就很深入地进入了这个世界,属于你自己的世界。哪怕没有别人看,这件事对于你自己来说,也很有意思。Q:那您是怎么选择写科幻的呢?A:因为我也是科幻迷嘛,以前有很多点子,但是一直没机会写。10年碰到那个事情,当时7月底很热,懒得出门,就在家里写作。后来就是像刚才说的,一发不可收拾。Q:您在写科幻小说时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能具体讲讲吗?A:首先科幻小说也是小说,任何小说遇到的困难,在科幻这里都有。比如怎么把一个情节编圆,其实是很麻烦的。科幻小说的特色可能就是对知识储备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吧。有一个故事,从开头到结尾我都想好了,但这个故事是关于宇航的,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参数,细节等等,这些我都不了解。你看这就是最大的困难。Q:如果把您的作品影视化的话,您觉得哪一篇最合适?A:现在就有啊!《人人都爱查尔斯》这篇小说,已经有人买版权了,因为这个还是比较好影视化的。Q:现在中国有很多人开始尝试科幻创作,也有很多作品将要被影视化。您觉得这种热潮会持续很久吗?中国科幻是不是已经迎来了“黄金时代”?A:这个打比方说吧,你看房价长势很快,但也有涨有跌,从长远来看是会发展的。科幻应该也差不多。这种很火的状态是很中国的,和中国的社会转型啊,工业化啊,科技发展啊等等都有关系。我对前景还是很乐观的。Q:您觉得在科幻影视化的道路上,有什么样的阻碍呢?比如我们提到最多的——审查?A:审查的问题那肯定是有的。比如毁灭一个大城市——北京,上海?这能不能拍?涉及到政权啊领导人啊,即使是虚拟世界的,能不能拍?再有就是电影从业者对科幻的感觉是不够的。你比如和他提到星舰,他想到的不是那种科技感十足的飞船,而是像《霹雳贝贝》里面那种小飞碟,思维还停留在那个层面上。缺一种范儿,一种工业时代的审美。Q:您现在的创作方向有没有开始逐渐向奇幻过渡?A:我觉得没有吧,我虽然也写一些奇幻小说,但并没有什么转变的趋势,也没考虑过转型。Q:您觉得对于中国来说,奇幻创作应该向西方积极学习,还是寻找所谓本土性?A:肯定是要并重的。我有一个观点,奇幻小说的设定必须严谨,甚至不亚于硬科幻小说。《哈利·波特》看上去很自由了,但你不是因为魔法不能用科学解释,所以就胡编乱造。《哈利·波特》里种种魔法之间也是有一个严明的体系的。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其实中国人看西方奇幻看的其实特别少,甚至说是极个别。现在也就是魔戒,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有更多的作品被翻译过来,结果就在那里坐冷板凳。Q:您觉得这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还是影视化的问题?A:影视化当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三个作品,两个电影一个电视剧,宣传作用是很大的。《冰与火之歌》我打开过三遍,每次翻到头几十页就看不下去了,但看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就很舒服。当然这些作品本身还是很吸引人的,只是需要中国的读者去慢慢习惯。Q:那么最后,您对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有什么建议吗?A:好的。很多人看重经验,但我觉得,经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激情。最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技巧什么的也都是从零开始学起。重要的是激情,你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创作,要把它放在自己生活的什么位置上。没有这个的话,很难走远的。

宝树专访:创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图文简介

Q:宝树老师您好,欢迎大老远跑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创作道路的?A:2010年。Q:这么晚?A:是,张威老师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