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间科学卫星进行长期规划一定要紧跟科学前沿,不断更新突破,而不是只为了研究一颗卫星就草率确定方向。要在做好前期可行性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再论述空间科学卫星的科学目标,同时通过与其他项目的比较,最终遴选出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力、对相关学科有很大带动作用的卫星项目。——吴季

人物百科:

吴季,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微波通信专业本科毕业,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博士后。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长期从事天线与电波传播领域,以及微波遥感和空间科学探测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同步通信卫星赋性波束天线馈源参数优化、天线的球面扫描近场测量理论,以及干涉式被动微波成像研究领域都有突出贡献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任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指挥并获五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者奖。2005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科学实验卫星,负责有效载荷的研制,并任“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

对空间科学卫星进行长期规划一定要紧跟科学前沿

图文简介

对空间科学卫星进行长期规划一定要紧跟科学前沿,不断更新突破,而不是只为了研究一颗卫星就草率确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