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空间科学卫星与用于遥感、通讯、气象等领域的应用卫星不同,它覆盖了宏观和微观两大前沿,涉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人类生存环境等基本和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有望实现重大原创突破,甚至引发重大基础性的变革,成为人类认知自然并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源泉,对人类认识太空、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起到了重要作用。——吴季

人物百科:

吴季,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微波通信专业本科毕业,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博士后。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长期从事天线与电波传播领域,以及微波遥感和空间科学探测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同步通信卫星赋性波束天线馈源参数优化、天线的球面扫描近场测量理论,以及干涉式被动微波成像研究领域都有突出贡献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任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指挥并获五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者奖。2005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科学实验卫星,负责有效载荷的研制,并任“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

空间科学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图文简介

空间科学卫星与用于遥感、通讯、气象等领域的应用卫星不同,它覆盖了宏观和微观两大前沿,涉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人类生存环境等基本和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有望实现重大原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