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31日,“松基6井”正式开钻。“松基6井”位于萨尔图构造中部,是当时松辽盆地北部唯一的一口深井,也是我国当时最深的一口井。
一般情况下,随着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层硬度也会不断的增强,所遇到的阻力自然而然会增大;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高陡地层的存在会越来越普遍,这也就造成了在钻井过程中控制井斜会愈加困难。
对于此次钻探的“松基6井”来说,由于其处于松辽盆地,其井底的地层除了有530米的侏罗纪地层之外,还需要钻穿全套白垩纪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及以上地层,尤其是侏罗纪地层裂缝极其发育,钻穿裂缝发育地层之后可能会破坏原有的井壁力学的稳定性,导致井漏、井塌等复杂情况的出现,给钻井施工增添不少难度。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再加之我国当时的钻井技术落后,设备相对简陋,而且钻井经验不是很丰富,更是使得这项任务的完成难上加难。
面对重重困难,32139钻井队经过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勘测,事前对地层状况、储油物性的具体数据、地底温度等方面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在开钻前对3200米钻机的井架进行了加固,保证了钻井深度能够达到5000米的层次。最后终于在1966年6月14日,成功钻到了4718.77米。
这次钻井的成功,开辟了我国用3200米钻机打4000-5000米超深井的新路,为我国提供了打超深井的经验,也为了解大庆油田深部地质构造获取了第一手宝贵资料,更为全面开发大庆油田奠定了基础。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63年3月31日 “松基6井”正式开钻
图文简介
一般情况下,随着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层硬度也会不断的增强,所遇到的阻力自然而然会增大;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高陡地层的存在会越来越普遍,这也就造成了在钻井过程中控制井斜会愈加困难。
- 来源: 科普信息化建设3
- 上传时间: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