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新华社天津12月 29日电新年将至,首月的“天象剧场”就令人期待。天文专家介绍, 2年1月天宇将上演“水星西大距”“超级月亮”“象限仪流星雨”和“月全食”等四大天象。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此次大距观测条件不错,届时如果天气晴朗,感兴趣的公众有望在晨曦中寻觅到水星的神秘身影。除了欣赏水星风采,最大最圆的月亮(又称“超级月亮”)也会在当日现身天宇。伴随着新年的到来,被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仪流星雨也将迎来极大。赵之珩介绍说,今年该流星雨的极大将出现在北京时间1月 4日 6时,届时每小时的天顶流量(ZHR)将达100颗左右。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奇观将于1月 31日登场。
观测 介绍 剧场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30 09:00:00
我们已经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么微弱的信号,是不是也快探测到引力子了?
观测 参照系 地球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8 04:01:00
新华社洛杉矶1月 2日电尽管尚不能确定政治因素对具体研究项目的影响,但按照美国航天局最新公布的资料,在“五花八门”的各种项目中,登陆火星、探索深空和地球科学观测等将是其今年的主要任务。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接班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是迄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它耗资约87亿美元,将于今年运送到约翰逊航天中心测试,并计划于2018年 10月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用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升空。美国第一个小行星采样探测器“奥西里斯-REx”去年9月发射升空,目前正在飞向小行星贝努,预计将于2020年 7月飞临小行星表面,快速采集至少60克样本,并计划于2023年送回地球。在地球科学观测领域,美国航天局计划于今年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两个地球观测设备。
观测 发射 地球科学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8:00
原初引力波是宇宙开端的大爆炸产生的引力波,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的瞬间,宇宙中充满稠密的物质,以致由粒子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引力波被另一些粒子吸收了。其中,“太极计划”的设想之一是在2030年前后发射三颗卫星组成的引力波探测星组,用激光干涉方法进行中低频波段引力波的直接探测,目标是观测双黑洞并合和极大质量比天体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辐射,以及其他的宇宙引力波辐射过程。LIGO寻找的引力波源于现在宇宙中频繁发生的天体事件, BICEP不是直接探测引力波而是通过研究原初引力波对微波背景辐射造成的影响来间接探测引力波。
观测 南极 宇宙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7:00
新华社北京1月 9日电壮美的日全食总是让天文爱好者满怀期待。美国航天机构日前发布2017年日全食路径指南,该指南在月球探测器数据的帮助下堪称“史上最精确”。美国航天局和戈达德航天中心联合发布指南说, 2017年的日全食只在美国可见。美国当地时间8月 21日,一次罕见的日全食现象将横贯美国大陆,这是1918年以来首次发生仅在美国可见且美国东西两岸皆可观测的日全食。天文学家表示,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视,主要原因是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因为月球让刺眼的太阳“暗”下来,让原本不易观察的日冕层显露出来。科学史上有不少重大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都和日全食有关,如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观测 发布 地球
新华社天津1月 10日电1月 12日,金星将上演东大距,在此前后,金星的亮度会达到-4.4等,亮如钻石,非常适合观测。天文专家表示,这次金星东大距非常适合于北半球的公众观看,观看时间可以长达三个多小时。所谓金星东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的东面,同时从地球看去,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从2016年 9月开始,金星就开始作为昏星出现在日落后的西南方低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亮度逐渐增加,日落时的地平高度也在不断上升。“由于金星地平高度不算太高,非常适合选取一些地面上的景物拍照,有兴趣的公众不妨尝试。有条件的公众如果借助望远镜观测,还会发现,与月亮一样,金星也有阴晴圆缺。
观测 北半球 地平
据新华社电月亮是我们人类再熟悉不过的近地天体。最近,以色列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颇有颠覆性的假说:天上曾有好多“月亮”,今天的月球是它们的“后代”。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鲁富带领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月刊发表文章,认为地球曾经与其他天体碰撞,扬起的尘埃碎片被抛入绕地轨道,它们慢慢聚合,进化成“小月亮”,数量可能有20多个,后来合在一起,变成现在的“大月亮”。不过鲁富团队还有一个大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研究解释:如果真的有过20多个“月亮”,它们是怎么凑到一起变成今天的月球呢?
观测 假说 卫星
更为棘手的是,在遥感数据市场,亚米级以上特别是优于0.5米分辨率的数据是主流的消费指标,但过去受制于自主商业遥感卫星的性能,我国没有一颗商业遥感卫星的分辨率能够达到0.5米。“高景一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国产遥感卫星运营模式商业化的突破,中国从此拥有了自主的0.5米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按照计划,“16+4+4+X”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该系统包括16颗0.5米分辨率高分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和若干颗高光谱、视频小卫星组合的遥感卫星星座。徐文透露,高景一号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加速现有国产遥感卫星向“市场业务型”转变,带动引领自主遥感卫星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潮流。
观测 分辨率 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