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近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单位的科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四川自贡发现我国首例与恐龙骨骼化石伴生埋藏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与骨骼化石由动物遗体形成不同,它是动物活动遗迹形成的化石。”该成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研究馆员说。该成果的合作研究者,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叶勇研究馆员表示,在下沙溪庙组中发现过一些体型相仿的小型四足动物,如自贡似卞氏兽和川南多齿兽等,可作为造迹者的候选。
科学家 中国地质... 动物巢穴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40:00
第九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再生细胞生物学年会日前在广州举行。论坛期间,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与健康研究院及德国最大科研学术组织——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共同组建的再生生物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双方将在多能干细胞的生产、心肺疾病的药物筛选、用于再生医学的器官移植及生产领域进一步合作。据介绍,未来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德国马普学会再生生物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将成立两个研究团队,包括7名德国科学家, 8名中国内地科学家和2名中国香港地区的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论坛在本领域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
科学家 中国科学... 再生医学
本航次成功维护升级了我国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并累计获取了2—3年的深海数据,这标志着我国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的稳定运行,并首次实现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回传至岸基科学家办公室,这将为国内外利用潜标阵列监测和预报海洋环境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据介绍, 2016年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组成部分,调查内容实现了多学科、多尺度和多水层的全覆盖,更加突出对深海大洋的观测,更加突出对海洋小尺度湍流混合的全水层精细化观测。通过对观测网络设备的维护和优化,大洋上层洋流观测的垂直分辨率已达到8米,大洋深层洋流和温度观测的垂直分辨率达到500米,全部观测要素的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
科学家 中国科学... 传输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8:00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液态金属的研究,赋予了机器全新的定义,人们在科幻电影《终结者》中对未来机器人的畅想正逐渐变成现实。让科学家着迷的液态金属液态金属,顾名思义就是在常温下保持液体形态的金属。液态金属“动”起来为了让液态金属更好地“动”起来,科学家对液态金属的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电场调控实现液态金属的大尺度变形和运动。但在最新研究中发现,将处理过的铜丝触及含铝的液态金属时,铜丝会被液态金属迅速“吞”入,随后在液态金属机体上做长时间往复穿梭运动。液态金属的进化进行时液态金属能“吃”、会动的特性,只是柔性机器人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具有的能力。
科学家 变形 柔性机器...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7:00
2011年,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这一科学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并评价为“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其振荡参数13,推动了中微子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对中微子振荡研究的首次尝试,是我国进入中微子这个基础科学研究“富矿”的肇始。技术创新:解决世界级难题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包含了多项科技创新:该实验是唯一采用统一实验室多模块探测器的中微子实验,提高了精度与可靠性,该设计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与赞同。
科学家 中微子实... 基础科学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未来人类可能生存在月球上,以熔岩洞穴作为生活基地。他们对月球熔岩管系统的研究表明,月球熔岩管比之前预想的更大、更稳定,能避开人类生活在月球表面的各种潜在威胁,如陨石雨和较强的太阳辐射等。据悉,冰岛和夏威夷的熔岩管是较大的隧道系统,是流动熔岩形成的岩石结构。
科学家 太阳辐射 显示
数十年以来,机械手臂已在生产线上使用,能够自动化加工和快速装配许多商品。尽管机械手臂非常实用,但它们仍缺乏人类手臂般的触觉。目前,科学家设计出一款柔软机械手臂,通过触摸能够探测到物体的纹理和外形。在传感器的测试过程中,研究小组将这些传感器与柔软机械手臂结合在一起,机械手臂能够用手指抓起3个番茄,基于光线信号扭曲度,对番茄施压计算它们的硬度如何,同时发现番茄的成熟情况。
科学家 传感器 假肢
“露西”将前往特洛伊小行星无人探测器“露西”以1974年科学家们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300万年的人类祖先化石命名,预计于2021年 10月发射,将对木星的特洛伊(Trojan)小行星群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小行星很早之前就已形成,或许远离它们目前的轨道,我们对这些小行星知之甚少,它们可能是被捕获的小行星、彗星,甚至可能是来自柯伊柏带的天体。“赛姬”的心仪对象则是直径为130英里的金属小行星16 Psyche,它位于“露西”抵达的首个目的地——小行星带,与太阳的距离是我们与太阳距离的3倍。此外, NASA也在密切关注离地球很近的小行星,并在同一时间宣布继续资助近地天体望远镜(NEOCam)项目,于2010年启动的NEOCam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
科学家 发射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