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新华社电月球起源的假说有多种,其中一个主流观点认为,它形成于一次地球与一个火星般大小的天体撞击所产生的碎片。这解释了月球为什么看起来主要由类似地球的物质组成,而不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物质的混合体。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学者领衔的团队,利用数据模型模拟了众多体积并不属于巨型级别的较大行星撞击原始地球的状况。研究人员认为,地球可能曾经有许多卫星,地球受撞击形成一个卫星时,可能另一个卫星已经存在。地球的潮汐力会将卫星“向外推”,不同卫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又让它们改变轨道、撞击甚至聚合。大约要20次能形成卫星的撞击,才会最终“组装”成一个月球。
地球科学 以色列魏... 假说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7:00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6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拂晓”号(Akatsuki)探测器,在金星高速移动的大气层中发现了一个巨型静态结构。这一意外发现表明,金星的大气动力学情况比人们之前预想的更为复杂。不过,金星大气也有匪夷所思之处,其比地球大气层更为厚重浓密,上层大气中的云能以每秒100米的速度移动,几乎是金星缓慢自转速度的60倍。研究团队认为,这个温度比周围大气层高的明亮区域是由较低层大气流过山地上方时产生的重力波导致的,与地球上空气流经山地上方的现象类似。团队尚不清楚山地地形诱导的重力波是否能够向上传至金星云端,他们正在考虑这一新发现是否应与金星厚密的上层大气联系在一起。
地球科学 上层大气 大气动力...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实践活动开放周16日拉开序幕,旨在让中小学生进入大学实验室,充分感受地球科学的魅力。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斌介绍,开放周活动以地球科学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方力图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将所学专业知识变身有趣的实践活动,成为地球科学的普及者、青少年的科学引路人。据了解,地球科学实践活动开放周将通过讲座讲解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认知能力。地球科学实践活动开放周由北京大学国家级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北京大学国家级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办,北京大学学生科普创新团队“地小空开放实验室”提供活动支持。
地球科学 北京大学... 复合型人...
月球被广泛认为是由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与早期地球相撞而形成的。由于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有较大差异: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比太阳系晚1亿年形成,也有的认为月球更年轻一些,差不多比太阳系晚1.5亿至2亿年形成。而此前另一项研究曾利用不同方法分析这些锆石微粒,得出月球比太阳系晚6800万年诞生的结论。此次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他们得出的月球年龄“高度精确”、“可靠”,将有助于认识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的演化。科学家们对此都很兴奋,因为这很可能是揭示地球和太阳系演变的又一把重要钥匙。他们认为,这能解释月球为什么看起来主要由类似地球的物质组成,而不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物质的混合体。
地球科学 凯文·麦... 分析
李忠海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研究地球,和我们种庄稼一样修理地球,研究地球内部的运行机制,我们的目的是要了解地球内部是怎么运行的。10年来,在大洋俯冲动力学、大陆深俯冲及超高压变质作用、洋/陆转换带俯冲—碰撞动力学研究方向上,李忠海脚踏实地,更求新求变。大陆板块通常紧接着相邻的大洋俯冲的完结而开始俯冲和碰撞,在大陆碰撞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和折返,这是过去30年里地球科学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但是其动力学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是尚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例如中—东特提斯构造带自西向东分别是地中海的大洋俯冲带、扎格罗斯大陆碰撞带、Makran大洋俯冲带、喜马拉雅大陆碰撞带以及东南亚的大洋俯冲带。
地球科学 变质 大洋俯冲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5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