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新华社伦敦1月 10日电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尽管有了长足进步,但大量谜团仍困扰科学界,比如地球边上的月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月球起源的假说有多种,其中一个主流观点认为,它形成于一次地球与一个火星般大小的天体撞击所产生的碎片。研究人员认为,地球可能曾经有许多卫星,地球受撞击形成一个卫星时,可能另一个卫星已经存在。地球的潮汐力会将卫星“向外推”,不同卫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又让它们改变轨道、撞击甚至聚合。在配发的新闻与评论文章中,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者加雷思·柯林斯说,这项研究“复兴了”迄今为止被大多数人摒弃的一种假说,即一系列较小且更为频繁的撞击、而非一次巨大碰撞形成了月球。
假说 以色列魏... 卫星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7:00
据新华社电月亮是我们人类再熟悉不过的近地天体。最近,以色列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颇有颠覆性的假说:天上曾有好多“月亮”,今天的月球是它们的“后代”。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鲁富带领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月刊发表文章,认为地球曾经与其他天体碰撞,扬起的尘埃碎片被抛入绕地轨道,它们慢慢聚合,进化成“小月亮”,数量可能有20多个,后来合在一起,变成现在的“大月亮”。不过鲁富团队还有一个大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研究解释:如果真的有过20多个“月亮”,它们是怎么凑到一起变成今天的月球呢?
假说 卫星 地球科学
新华社电月球起源的假说有多种,其中一个主流观点认为,它形成于一次地球与一个火星般大小的天体撞击所产生的碎片。这解释了月球为什么看起来主要由类似地球的物质组成,而不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物质的混合体。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学者领衔的团队,利用数据模型模拟了众多体积并不属于巨型级别的较大行星撞击原始地球的状况。研究人员认为,地球可能曾经有许多卫星,地球受撞击形成一个卫星时,可能另一个卫星已经存在。地球的潮汐力会将卫星“向外推”,不同卫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又让它们改变轨道、撞击甚至聚合。大约要20次能形成卫星的撞击,才会最终“组装”成一个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