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和朋友聊天的内容、家里的智能机器人帮你点的奶茶,还有你写的电子作业,都需要用最安全的方式传来传去?这可不是科幻电影,是量子通信要做的事!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30
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了利用量子技术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22
2025年6月23日,量子计算领域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微软宣布其“四维拓扑量子纠错码”技术将量子比特错误率降低千倍,中国首台千比特规模超导量子测控系统正式交付,全球量子计算正从实验室“科学奇迹”加速
四川广播电视报
2025-06-24
作为原子钟、磁强计等量子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传统原子气室长期被“单光通道”限制——就像给设备戴了副“单孔眼镜”,无法同时接收多束激光,严重制约性能提升。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19
测试数据证明,这种气室的内壁透射率达87%-91%(接近普通玻璃的94%),完全满足光学通道要求。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19
当前“本源天机4.0”正支撑着中国下一代自主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攻关,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全面构建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13
当我们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个看似调侃的流行语背后,是一场持续百年的物理学革命。量子(Quantum)并非某种粒子,而是物质与能量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如同台阶只能整阶踩踏,无法站上半个台阶。
张艺畅
2025-06-02
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出具有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并通过随机线路采样(RCS)实验再次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这次进展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离用上量子计算机还有多远?
科普中国
2025-03-07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选择囚禁离子呢?离子阱量子计算系统又拥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使其能够与超导量子计算系统并列,成为实现量子计算的两大主流技术之一呢?
中国科普博览
2025-01-09
2024年12月9日,谷歌发布了他们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Willow。芯片包含105个物理量子比特。利用这款芯片,他们实现了长寿命的逻辑量子比特。(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1-08
谷歌 Willow 芯片的诞生,无疑是量子计算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和广泛应用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桂林科普小达人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