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百年系列(2)|跨越极寒与噪声:超导量子计算如何破壁前行?
当我们在上篇中理解了超导量子计算机如何利用“人造原子”进行运算后,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这台精密的“量子乐器”何时才能奏响变革世界的交响曲?
科普中国
2025-11-12
从谷歌的“悬铃木”、IBM的“鹰”,到中国的“祖冲之”系列,一次次“量子优越性”成功的背后,都跳动着同一颗“量子心脏”——约瑟夫森结。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11-04
攒台量子计算机,到底是上风冷好还是上水冷好?
量子计算机散热需采用多级稀释制冷,将芯片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其核心挑战在于百万量子比特带来的热负载控制、信号串扰和实时纠错等系统性工程难题。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10-21
诺奖揭晓三位科学家改写宏观量子认知
20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展开,聚焦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特、约翰・M・马丁尼斯三位科学家 “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 的成果。
科普文迅
2025-10-08
量子通信啥时候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和朋友聊天的内容、家里的智能机器人帮你点的奶茶,还有你写的电子作业,都需要用最安全的方式传来传去?这可不是科幻电影,是量子通信要做的事!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30
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了利用量子技术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22
2025年6月23日,量子计算领域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微软宣布其“四维拓扑量子纠错码”技术将量子比特错误率降低千倍,中国首台千比特规模超导量子测控系统正式交付,全球量子计算正从实验室“科学奇迹”加速
四川广播电视报
2025-06-24
作为原子钟、磁强计等量子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传统原子气室长期被“单光通道”限制——就像给设备戴了副“单孔眼镜”,无法同时接收多束激光,严重制约性能提升。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19
测试数据证明,这种气室的内壁透射率达87%-91%(接近普通玻璃的94%),完全满足光学通道要求。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19
当前“本源天机4.0”正支撑着中国下一代自主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攻关,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全面构建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13
量子世界:颠覆常识的微观宇宙与未来科技革命
当我们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个看似调侃的流行语背后,是一场持续百年的物理学革命。量子(Quantum)并非某种粒子,而是物质与能量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如同台阶只能整阶踩踏,无法站上半个台阶。
张艺畅
2025-06-02
“祖冲之三号”问世!我们离用上量子计算机还有多远?
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出具有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并通过随机线路采样(RCS)实验再次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这次进展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离用上量子计算机还有多远?
科普中国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