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钍基熔盐堆正式建成并实现钍铀转换,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熔盐堆,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建在戈壁滩的核反应堆。
北京科协
2025-11-01
记者随着“核你在一起·共筑科普新生态”中核集团全国科普月活动走进这里,近距离感受到了核电操纵员——被誉为“黄金人”的成长之路与使命担当。
北京科协
2025-09-20
9月17日,新华社记者邓华拍摄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冷却塔及施工现场。该项目是中国首个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的核电项目,当日完成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主体施工,将进入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阶段。
北京科协
2025-09-18
“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助力核电“粮仓”持续充盈
天然铀,是从铀矿石中直接提取的混合物,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被誉为核电“粮仓”,铀矿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13
“国铀一号”为中国核电“添粮”
在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7月12日成功产出第一桶天然铀产品,这是核能开发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时刻。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12
读Plus(读+)快讯,4月15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浙江省核学会主办的“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浙江省科技馆举办。
读Plus
2025-04-16
核能,又称原子能,是原子核中储存的能量,可以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核能有三种核反应释放形式:轻核聚变,指的是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重核裂变,是指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核衰变,
中国科学技术馆
2025-02-24
核电“摩天轮”,超级“大魔方”……工程师们的“玩具”居然这么顶?
共发布2期文章,文章选取了12个核电工程设备,用生动有趣的比喻将核电设备与“大玩具”联系起来,借助通俗易懂的玩具形象,以趣味的方式、幽默的语言介绍核电设备,使大众眼里神秘的大家伙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024-12-24
32-厉害到不行的EDG,在核电站竟然成了备胎(郭锋-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2024年度科普中国资源荟萃集成示范项目
2024-12-20
为美好生活“赋能” 浙江海盐硬“核”小镇如何做到?
黎明时分,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嘉兴海盐,杭州湾畔,有旅客举起相机,捕捉着第一抹晨曦和“橘子海”的诞生。过一两个小时,几公里外的同位素产业园,开始从静谧中苏醒。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2-06
三十年核能示范田-大亚湾核电站
核能的产生源自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量非常大,且聚集了巨大的能量。核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核裂变,重核元素,如我们经常耳闻的铀-235等重核元素在中子撞击下分裂为更轻的原子核的过程。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4-11-12
完全自主!我国成功掌握低温精馏法分离硼-10同位素技术,为我国核电事业护航!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功打通了低温精馏法分离硼-10同位素的全套工艺技术流程,并稳定产出了丰度达70%的富集硼-10产品。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硼-10同位素分离技术上实现了完全自主。
李传福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