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土壤松软)比硬土地基更“危险”:软土会放大地震波的低频能量,导致阻尼器需要更大的屈服力,桥墩剪力也更高。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26
万家灯火映元宵,防灾警钟鸣心间。在象征团圆的元宵佳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以一场特殊的“云端生命教育课”叩击人心。通过直播镜头,1.7万名网友跟随全国“防灾减灾科普大使”羊芳的脚步,“走”进北川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25-06-20
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能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组织开展2025年四川省科普活动月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科学避险•生命教育课堂——防震减灾自救互救云科普》线上直播活动和《防震减灾•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25-06-20
4月1日上午10时,地震预警警报声在绵阳高新区火炬一小(未来学院)上空拉响,由绵阳市应急管理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绵阳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一小学(未来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25-06-20
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5月31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端午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精心策划开展了“粽宝科普小课堂”端午特别活动。活动趣味生动,吸引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25-06-20
2025年5月12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筑牢全民防灾防线”为主题,创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云端科普+馆校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25-06-20
地震,自古以来便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制造了地动仪进行地震观测,以实现地震预报、开展地震科学研究。
重庆自然博物馆
2025-06-04
技术突破藏在REDR的制造工艺中。团队采用不锈钢3D打印技术,制造出蜂窝状耗能单元,其屈服承载力达399.5千牛,能量吸收能力1.2×10⁸牛·毫米,相当于单块单元可吸收40辆小轿车撞击的能量。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7
数据显示,在0.3g地震条件下,QFSRS系统将桥墩与梁体相对位移从20.79厘米降至9.3厘米,桥墩底部应变仅增加6.17%,实现“减位移不增内力”的设计目标。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7
研究同时揭示技术边界:当地震波振幅超过2200mm/s²(相当于上海抗震设防烈度7度),模型精度下降约12%。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2
实验显示,Phy-Seisformer对四层砌体、21层混凝土框架等三类建筑的加速度、位移预测误差不足1%,速度预测误差约2%。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2
根据破坏程度的不同,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最低为1度,最高为12度。一般情况下,5度以下的地震不会造成破坏,6度以上会造成房屋破坏和人员伤亡。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5-14
地震发生时,高层住宅居民如何应对?高孟潭建议,一是立即趴下。感觉到震动或收到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趴下,用枕头或手臂保护头颈,就近躲至坚固桌子下方;二是固定身体。
四川科技馆
2025-05-12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面前,每一个防灾减灾知识,都可能成为关键时刻守护生命的 “安全密码”。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不仅是为了铭记灾难带来的伤痛,更是在提醒我们,要将防灾意识融入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5-12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江西省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