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2027年前后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以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体系。该任务需依托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结合多技术处置手段,应对小行星撞击威胁。
北京科协
2025-10-23
直径在140m以上且与地球最小交汇距离在0.05au以内的近地小行星,被称为潜在威胁小行星(PHAs),这是小行星防御的主要目标,目前已发现2320颗潜在威胁小行星。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9-12
探索月球2
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等机构持续开展月球探测活动。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9-10
地转偏向力:从牛顿力学到宇宙大爆炸新解
正交碰撞理论的横空出世,从宇宙大爆炸这一宏大开篇切入,将地球自转偏向力与新粒子膨胀力的法向分量紧密相连,为我们理解这一熟悉又神秘的力提供了全新宇宙视角,揭示了其与宇宙演化的深刻渊源。
钱维宏
2025-09-03
南京大学团队联合中外机构,借高分辨率硫酸盐氧同位素记录及模型,揭示地球大气3次氧跃迁(24-21亿年前等),4.1亿年前达稳定富氧,还阐明气海氧化耦合机制。
北京科协
2025-08-29
地心之旅:探索地球未知的深处
在这浩瀚的宇宙探索之旅中,有一个地方却仍然对我们保持着神秘的面纱,那就是地球的核心——地心。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但人类朝地心前进的最大深度,仍然只是地表至地心总长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28
世界屋脊的崛起: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之谜
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到地球早期岩浆流体动力学,人类对青藏高原形成的认知不断深化。
钱维宏
2025-08-25
地球诞生的双重叙事:引力与膨胀力的宇宙观对话
从分子云的引力收缩到旧宇宙物质的正交碰撞,从尘埃颗粒的缓慢聚集到新粒子的定向奔赴,地球的天文演化阶段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谜题。
钱维宏
2025-08-21
韦伯的下一个目标更加雄心勃勃:通过透射光谱法详细分析系外行星K2-18 b的大气成分。
Engineering前沿
2025-07-16
浩瀚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抱着这样的疑问,人类从未停止过寻找地外生命的步伐。最近,科学家有了一项重要发现。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04
一颗临时编号“2024YR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引发全球主要航天机构的密切关注。这颗小行星从哪里来?是怎样被发现的?我们是否需要为其忧心忡忡?
北京科协
2025-02-24
人类目前已经形成了对小行星撞击风险的研判和预测能力,各国都建设有小行星监测系统,通过地基光学望远镜等,可以探测追踪危险小行星,对撞击时间、落点、危害程度进行提前预报,采取有效处置手段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2-17
在过去20年里,地球“核心”的形状可能变了…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每一处奥秘都深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而地球内核,这个隐藏在地球深处的神秘区域,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科普文迅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