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白内障手术,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戴老花镜了?散光也能一起好吗?”在眼科咨询中,这样的问题十分常见。白内障、老花眼、散光虽都影响视力,但本质不同,白内障手术能否同时解决后两者问题,需要从手术原理和人工晶状体选择两方面详细说明。


首先要明确三者的区别: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手术核心是去除混浊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其屈光功能;老花眼是睫状肌功能衰退、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看近物模糊;散光是角膜或晶状体形态不规则,使平行光线折射后无法聚焦于同一点,表现为视物重影。

传统白内障手术植入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主要作用是替代混浊晶状体,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解决白内障导致的视力问题。但这类晶状体调节能力有限,通常只能优化看远或看近中的一种视力,无法同时改善老花眼;对于散光,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也没有矫正作用,术后仍需佩戴眼镜应对老花或散光。

随着技术发展,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出现,让同步改善多种视力问题成为可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通过特殊光学设计,能形成远、中、近多个焦点,帮助患者在不同距离都获得清晰视力,从而改善老花眼症状;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则可根据患者散光度数和轴位进行定制,在解决白内障的同时矫正散光。若患者同时存在老花眼和散光,可选择兼具两种功能的人工晶状体。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华夏院长表示:“白内障手术能否改善老花眼和散光,关键在于人工晶状体的合理选择,而选择需基于患者的视力需求、眼部结构等术前评估结果。”这一观点强调了个性化方案的重要性,不同患者的眼部条件和用眼习惯不同,适合的人工晶状体类型也存在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晶状体的选择需经过专业检查和评估,不能一概而论。无论选择哪种晶状体,白内障手术的核心目的都是解决晶状体混浊问题,改善视力相关的附加效果,需建立在专业医学评估的基础上,确保安全与适配性。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