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疾病中,青光眼被称为“视力的隐形窃贼”。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侵蚀视野,等患者察觉时,视神经的损伤可能已经形成。那么,哪些人更容易受到青光眼的“青睐”呢?了解这些,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早地警惕和防范。


青光眼偏爱的几类人

青光眼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特征的人群,风险相对较高:

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病,那么本人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眼压人群:虽然高眼压不等于青光眼,但它是青光眼重要的危险因素。定期监测眼压至关重要。

高度近视或远视者: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增加患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而部分远视患者则可能因前房浅,易患闭角型青光眼

年龄超过40岁者:随着年龄增长,青光眼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

患有特定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某些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长期口服或滴用激素类眼药水,这也可能诱发青光眼。

如果您符合以上一条或几条特征,就意味着您可能是青光眼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隐形窃贼”的作案机制

青光眼的核心是视神经受损。这通常与眼压超过了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有关。眼球内部会产生一种叫做房水的液体,它维持着眼球的正常形态和压力。如果房水的排出通道受阻,导致房水积聚,眼压就会升高,从而压迫和损害视神经。视神经一旦受损,其负责传递的视野区域就会出现缺损,且这种损伤是永久性的。

如何防范于未然?

面对青光眼,早期的筛查和诊断是保护视力的关键。因为许多类型的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自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李富华主任提出:“定期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是及时发现青光眼迹象有效的方法之一。”

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普通人群在40岁后也应有意识地定期检查。检查通常包括眼压测量、眼底镜检查视神经、以及视野检查等。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昏暗环境下长时间用眼等,都有助于眼部的健康。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