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的陈奶奶(化名)虽年事已高,但平时精神尚好,生活基本能自理。近日一天中午,陈奶奶在进餐时手中的筷子突然掉在桌上,家属协助她捡起后再去夹菜时,菜又掉在了盘子里;同时发现手臂抬起无力,左嘴角麻木,言语含糊不清。

这时,陈奶奶的女儿立刻警觉,意识到老人身体是否出了问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时,家人协助陈奶奶平躺,并记录下发病时间,没有随意喂水和药物。

救护车到来,将陈奶奶接送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后,急诊医学科医生初步评估情况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迅速为陈奶奶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也就是俗称的“脑中风”!

由于送医及时,距离发病还不到2小时,抓住了脑卒中溶栓治疗“4.5小时黄金时间窗”,经紧急溶栓与收入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住院进行规范康复治疗后,陈奶奶左侧肢体肌力几天内逐步恢复至正常,其它伴随症状也基本消除,幸免了躯体致残甚至瘫痪在床的严重后遗症。

神经内科二区周妮娜主任医师介绍,生活中如突然出现手拿不稳筷子、手臂无力、言语含糊不清等现象,这些都是脑中风典型的疑似“求救信号”,这时候家属的警觉和迅速反应,可为患者的成功救治赢得宝贵机会。

因此,要提醒公众,脑中风发作时未必都会出现剧烈头痛或突然倒地等非常明显的“引人注目”的表现,它很可能就体现在一些细微的日常动作里。

请牢记“中风120”识别口诀,其中出现一项,都要高度怀疑是否患上脑中风:

• 1看——1张脸:脸部不对称,口角歪斜。(陈奶奶出现口角麻木)

• 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时,单侧无力、下垂。(陈奶奶一侧肢体乏力、夹不稳筷子)

• 0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陈奶奶言语含糊)

此外,还需警惕一些易被忽视的信号:

• 突然出现的精细动作障碍:如夹不稳菜、扣不上扣子、写字歪扭。

单侧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一侧面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木、刺疼。

行走不稳或者拖步:腿脚无力、拖步,或者失去平衡与协调能力,无故摔倒。

• 突发视力问题: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发黑或看东西有重影。

以上情况万一发生,家属或患者本人该如何做?记住以下“三要、四不要”:

(一)三要:

1. 要立即拨打120:明确告知疑似中风,争取进入卒中绿色通道,越早越好。

2. 要记录发病时间:准确描述发病时间,对医生决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3. 要保持患者安静:让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四不要:

1. 不要盲目喂药:切勿喂食水、饮料和任何药物,防止发生窒息及其它问题。

2. 不要随意拖拽:避免剧烈晃动患者身体,以免加重病情。

3. 不要等待观望:不要抱着“休息一会再看看”的心态,时间就是大脑,不宜拖延。

4. 不要自驾去医院:救护车能更快对接医院并在途中进行专业急救,避免延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刘佩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刘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