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AI生成的音乐都“长一个样”?想让它写一首治愈系钢琴曲,结果出来的却是激昂的电子乐;想要模仿某作曲家的风格,生成的作品却毫无辨识度——这是AI音乐生成领域的通病:风格控制能力弱,生成的音乐要么“千人一面”,要么风格跑偏。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的团队最近提出了**风格条件Transformer-GANs(SCTG)**模型,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它能根据你指定的风格(比如情感、作曲家风格),从无到有生成完整的音乐作品,让AI真正“懂”你的风格偏好。


为什么AI生成音乐风格总跑偏?

现有AI音乐生成模型要么忽略风格信息,要么只能生成短片段,无法保证整首音乐的风格一致性。比如,有些模型虽然加入了风格标签,但生成的音乐还是会“跑题”——开头是治愈系,中间却变成了摇滚。这是因为它们没有把风格信息深度融入生成过程,就像没有指南针的船,容易偏离方向。


SCTG模型:给AI装风格“指南针”和“质检员”

SCTG模型的核心是两个关键模块,用通俗的话来说:

  1. 风格条件线性Transformer:相当于给AI装上风格“指南针”。它把风格信息(比如“治愈系”“贝多芬风格”)嵌入到音乐生成的每一步,让AI在生成音符时始终朝着指定风格的方向走,不会跑偏。
  2. 风格条件patch鉴别器:就像音乐风格的**“质检员”**。它把生成的音乐分成小段(patch),逐一检查每段是否符合指定风格,确保整首音乐的风格一致。

此外,团队还发明了**风格距离(SD)**指标,用来衡量生成音乐和目标风格的相似度——SD越小,风格越一致。SCTG的SD值比现有模型低很多,说明风格一致性更强。


数据说话:风格生成效果显著提升

团队在两个数据集上验证了SCTG的效果:

  • 情感风格生成:在EMOPIA情感数据集上,SCTG生成的音乐风格分类准确率(CA)达到69.5%,比之前最好的模型(63%)高出6.5个百分点;用户主观评价中,SCTG生成的音乐“人类感”(听起来像人写的)得分3.65,整体质量得分3.75,均优于其他模型。
  • 作曲家风格生成:在Pianst8作曲家数据集上,CA达到67%,同样碾压现有模型。

这些数据意味着:你让AI生成“周杰伦风格的流行曲”,它真的能写出有周杰伦味道的作品;想要“治愈系睡眠音乐”,生成的音乐也能一直保持舒缓的风格。


未来:人人都能拥有专属AI音乐助手

团队表示,未来会继续优化模型,支持更多风格类型(比如国风、爵士),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生成自己喜欢的音乐。想象一下:你只需输入“生成一首适合学习的轻古典音乐”,AI就能快速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甚至帮你完成编曲——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合适的背景音乐发愁了。

来源: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F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