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琳琳 深圳市中医院

审核:渠 昕 深圳市中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

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患者都会感到四肢麻木、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在防治该病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整体调理与多种疗法结合,可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一、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患者血糖水平过高导致的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等一系列因素引发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在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后,绝大多数患者最开始会感到足部出现疼痛与感觉异常,包括灼烧感、电击样疼痛、锐痛、酸痛、冷痛与诱发性疼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疼痛与感觉异常会逐渐从下肢向上肢蔓延,最终形成典型的“袜套样”与“手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

而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认识当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则被认为是“血痹”“络病”的范畴,如《类证治裁》当中就提到“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诸病源候论·血痹候》中则有“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的说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消渴”引发的“痹症”,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只有积极调和营卫、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才能使患者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1]。

二、中医如何调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的证型选择相应方剂的中药内服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如对于气阴两虚型的患者,中医通常会使用生黄芪、太子参、麦冬、生地黄等药物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对于血脉瘀阻型的患者,中医则会使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鸡血藤等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进行调理;而对于肾阴虚型的患者,中医则会使用六味地黄丸来滋阴补肾,养血润燥等。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内服调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产生疗效,而且患者在服药期间还应当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这样才能避免产生其他的不良反应[2]。

2.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经络气血,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中医通常需要采取“循经取穴”的原则,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太溪穴等。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进行针刺或使用电针加强刺激,每周治疗3~5次,可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推拿按摩

与针灸治疗相似,推拿按摩也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外治法,但不同的是推拿按摩不仅能对特定的穴位产生刺激,还能沿着经络的走向推动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神经受压的情况。通过揉、滚、搓、擦、掐、摩、抖动等手法对患者手部或下肢麻木、疼痛的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时应注意保持手法轻柔与力度适中,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较为敏感,而且发生破损之后的愈合也比常人更慢,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此外,在按摩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感则应及时停止按摩。

4.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指使用煎煮中药的药液产生的蒸汽对患处进行熏蒸,借助温热的刺激与中药成分的渗透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种疗法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调理当中同样有效。通常使用红花、红景天、生地黄、桑葚、桑桂等中药煎煮之后放在特定的熏蒸器当中,让患者将患肢放置在蒸汽上方一定距离,使蒸汽与患肢充分接触,每次熏蒸约20~30分钟即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知比常人迟钝,因此熏蒸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在熏蒸的时候被烫伤。

5.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针对寒湿或阳虚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外治法,正所谓“扶阳之法,艾灸第一”,适当的艾灸可以有效地祛除患者体内的寒邪、湿邪,提升患者体内的阳气,使患者的气血运行更加顺畅。常选择命门穴腰阳关委中穴承山穴、足三里穴等位于任脉督脉或是足三阳经的穴位,使用艾条或是艾灸盒在距离患者皮肤2~3厘米的地方进行温和灸,这样才能在避免烫伤患者的同时借助艾绒燃烧的热量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之类的症状[3]。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中医调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个需要耐心与坚持的过程,因为中医更强调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们只有遵循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对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调理,才能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曹祝鸣,赵超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25,54(10):753-756.

[2]施云科,张世珍,李静,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对气虚血瘀、寒凝脉阻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脂代谢、炎性因子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5,46(9):2117-2120.

[3]徐芳芳.艾灸与穴位按摩如何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健康必读,2025,(26):123.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