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有时会陷入一个怪圈:嘴唇干裂起皮,忍不住用舌头多舔几下,舔完后确实舒服了,可没过几分钟反倒觉得更干了,甚至有时还会发痒、疼痛甚至来个小血痕。。。。。。这不是一个人的困扰。根据中国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大型调查显示,在慢性唇炎中有超过90%的人有脱屑情况,74%的人有干裂现象,近60%的人会感到瘙痒。而且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多!很多时候,这些症状往往持续一年以上,才得到确诊。
现在,我们就看看这个冬季嘴唇问题的"真相",也看看这场"唇间的保卫战"。


一.你的嘴唇,其实非常薄
要理解嘴唇为什么这么脆弱,我们先看下它的"身份"。
如果说脸部皮肤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全副武装且配备了皮脂腺这个"润滑金钟罩",能源源不断分泌油脂并形成保护膜;还有黑色素这个自带"防晒霜"的属性,能帮助抵御紫外线伤害。
而嘴唇呢!它就像一个穿着薄纱的"娇嫩宝宝",表皮只有脸部皮肤--脸皮的三分之一厚,还完全没有皮脂腺,黑色素细胞也少得可怜。这意味着,它既没有"润滑",也没有"防晒霜",还特别的薄,随便一点外界刺激都能直达皮肤深部的"敏感真皮层"。
从科学研究看,嘴唇的经皮水分流失率(即TEWL)也远高于其他部位的皮肤。慢性唇炎者的唇部水分流失率TEWL值平均高达到66.8 g/m²·h,而正常人的前臂皮肤只有大约40 g/m²·h。这个数字越高意味着越容易失去水分,就是嘴唇的失水速度比普通皮肤区快了将近70%!
所以冬天一来,冷风一吹,湿度再一降,嘴唇就成了沙漠里的仙人掌——虽然很顽强,但也真的缺水。
二.下意识的"越舔越干"循环:让唾液也成了"双面间谍"
嘴唇干了,下意识地舔一舔,这是自然不过的反应。可为什么会越舔越干呢?是因为:
1.蒸发带走了水分
当我们舔嘴唇时,唾液中的水分确实能湿润表层皮肤,但这个湿润非常的不持久。就像给干裂的土壤倒了一杯水一样—水很快蒸发,而且蒸发过程还带走了嘴唇原本就不多的水分。这个过程也叫"干-湿循环",即每循环一次,嘴唇就变得更干燥了。即越舔越干。
2.消化酶的"误伤"
这也是个关键!在口水里,唾液也不是单纯的水,它是一个装满了"消化促进"的工具箱。里面有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的消化酶,这些消化酶的任务是帮助消化食物。而当这些酶,接触到娇嫩的唇部皮肤时,他们也会开始"消化促进工作"——比如分解皮肤表面的脂质和蛋白质等,这样也就破坏了本就脆弱薄薄的唇部皮肤。
这个过程好比,用洗洁精(即消化酶),去洗一块不那么结实还非常柔软的海绵(即嘴唇)——虽然洗洁精的本职工作是去除油渍,但它也同时伤到了海绵的结构,让海绵变得粗糙,变脆,甚至绒易碎。
研究表明,唾液中的消化酶会导致一种"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这就是持续舔唇时,在唇的周围常会形成一大圈的红色、脱屑区域,医学上称为"舔唇性皮炎"。这不是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唇炎,甚至还会伴随细菌或真菌的感染。
3.心理压力的"推波助澜"
有意思的是,舔唇行为还与心理上因素有关。当焦虑、紧张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舔下嘴唇,犹如一种自我安慰。但当这种添唇次数多了,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压力→舔唇→嘴唇受损→更焦虑→更频繁舔唇→嘴唇更干了→更频繁舔唇→嘴唇更更更受损了......
在一项针对8岁儿童的病例研究中发现,习惯性舔唇的孩子常会伴随着心理压力。在治疗时,除了使用外用的保湿霜和药膏,还需要配合行为上的干预,比如握压力球来转移注意力等。


三.冬天的"三重夹击":环境作用
除了舔唇这个"自我循环"行为,在冬季,环境本身也对嘴唇不太友好。
第一重夹击:冷空气的"抽水机"
冬天的冷空气就一台巨型"抽水机"。而气温每降低10℃,空气的相对湿度也会显著下降。当湿度低于40%时,皮肤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倍。特别是在干冷的北方,嘴唇作为全身最"薄嫩"的部位,首先迎接冷风”刺唇般的洗礼”。
第二重夹击:室内暖气的"烘干机"
更糟糕的是,当从寒冷的室外进到开着暖气的室内,温度的骤升也会让空气湿度瞬间跌至20%以下——要知道,撒哈拉沙漠的年平均湿度也有3%-15%!研究也显示,室内外频繁切换的冷热环境,也是慢性唇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风险会增加2.1倍。这瞬间,想起了暖气片上的,那个水盆或湿毛巾.......
第三重夹击:阳光的"紫外能量"
不要以为,冬天的太阳不热,它就不厉害!紫外线一年四季都是在线状态.
我们知道,嘴唇的红色是因为黑色素很少,透出的下层丰富血管的颜色。但,也因为缺乏黑色素细胞的保护,更容易受到光损伤。在长期累积的紫外线照射下,就更容易出现"光化性唇炎"!
让嘴唇安全过冬,冬季的护唇也并不复杂,比如
A.选用润唇膏:随身携带,每2-3小时涂抹一次,饭前饭后补涂一下,晚上睡前也可以厚涂一层,当做"唇膜"使用
B.温柔的去角质:当嘴唇起皮时,千万别用手撕!因为,这常会造成出血或更深层的损伤。也不要过度的去角质.
C.内外补水
①外部加湿:在室内放置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工作桌上放一盆水或绿植,出门时用围巾或口罩遮挡嘴唇,可减少冷风直吹
②内部补水:每天至少喝1.5-2升水,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E、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瘦肉、蛋类)
,避免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研究发现,贫血时患唇炎的风险也会增加3.3倍,其中95%是缺铁性贫血。所以如果嘴唇反复干裂,可以检查一下是否存在营养缺乏。
最后----善待嘴唇,有时它比想象的要脆弱
嘴唇虽小,也是我们表达情感、品尝美食、与人交流的重要部位。它没有强大的防御系统,需要的亦是呵护。
所以,看下这个"护唇金字塔":
基础层:每天多喝水,饮食要均衡
防护层:随时涂润唇膏,也做好防晒
环境层:使用加湿器,避免极端干燥环境
行为层:戒掉舔唇习惯,温柔对待
金字塔顶尖:即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坚决不要拖延!
冬天的嘴唇护理,就像一场水分与干燥的"持久保卫战"。但方法得当、科学运用,也就有了一个水润、健康的冬天!

参考文献:
1.Wang Y, Lin L, Wang Y, et al. Analysis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s, lip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and associated dermatological condi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heilitis. Scientific Reports. 2022;12:22497.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27115-9
2.Fonseca A, Jacob SE, Sindle A. Art of prevention: Practical interventions in lip-licking dermatit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Dermatology. 2020;6(5):377-380.
https://doi.org/10.1016/j.ijwd.2020.06.001
3.Ahmed SA, Zakhary GM. Lip-Lick Cheilitis and Its Connection to the Brain. Cureus. 2024;16(7):e64543.
https://doi.org/10.7759/cureus.64543
4.Tamura E, Ishikawa J, Sugata K, Tsukahara K, Yasumori H, Yamamoto T.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lips compared with skin.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9;25(4):562-568.
https://doi.org/10.1111/srt.12690
5. 唾液的功能. 牙科研究杂志. 1987;66(Spec Iss):623-627.
https://doi.org/10.1177/00220345870660S203

来源: 紫龙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