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润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审核:万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垂体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肿瘤,约占脑肿瘤的20%,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药物,但是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手术治疗又分两种:一种是开颅手术;一种是经鼻腔手术

因为开颅手术可能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加之手术技术及照明等器械的发展,所以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临床手术治疗垂体瘤以经鼻腔手术为主。只有当肿瘤向侧方、向前或后方扩展性生长非常明显,且与周围血管关系非常密切时,限于经鼻腔手术难以很好地显露肿瘤,尤其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时,才会采用开颅手术。

经鼻腔手术有两种:一种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一种是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相较于显微镜手术,内镜手术的照明系统位于器械的前端,这种抵近观察的方法能提供更清晰、更宽广的视野,能更好地识别解剖结构,且操作更灵活、更精准,因此目前在临床中应用更为广泛。

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前,患者需要了解手术风险、术前检查、患者自身准备等方面的内容。

手术风险

外科手术的风险永远是无法回避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类风险:

死亡。垂体肿瘤手术的死亡率大概是0.5%左右,现在这个比例还在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正常人群本身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故这数据不会达到零。

感染。术后感染是所有外科手术存在的共性问题。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是通过鼻腔这个通道来完成,鼻腔不是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而且手术前对鼻腔的消毒无法达到真正的无菌效果,所以术后存在一定感染的可能。但大多数的感染并不可怕,可以很好地控制,只有在手术中出现鼻腔和颅腔沟通的情况(即脑脊液鼻漏)时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堵漏+抗感染)。一旦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可以出现颅内感染,这种感染极少数的可以起病急、进展快,不太容易控制,可造成灾难性后果。

视力视野的改变。术后出现视力视野的恶化,甚至失明,需要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复查CT,必要时需要再次手术,解除血肿或残余肿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

另外还有一些并发症,如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等。这些并发症可以通过药物替代治疗获得缓解,其中有些为一过性症状,可在出院前逐渐改善,多数患者可以在以后的康复过程中逐渐恢复。

术前检查

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前,相关的专科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包括:

鼻腔检查。检查鼻腔有没有急慢性的感染,如果有急性感染,需要先控制感染,再进行手术。

眼科检查。垂体瘤体积的不断增大会造成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引起视野缩窄、视力下降。术前眼科检查可以评判视力和视野的情况,结合术后视力视野的情况来评判手术效果。

头部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和CT。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肿瘤的生长方式、体积,以及肿瘤与血管、视交叉的关系,预判肿瘤的质地、术中脑脊液鼻漏的可能性,同时确定垂体柄、正常垂体组织的位置。CT检查可以提供鼻腔、局部颅底骨质的情况。两者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难度的评估提供核心依据。对于一些侵犯周围结构(如海绵窦等)的垂体瘤,还需要行CT血管造影(即CTA)检查,了解大血管是否有动脉瘤的存在,防止术中出现大出血,避免灾难性后果。当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非常复杂,术中需扩大开放的手术区域,做好取自体脂肪封堵漏口的准备。

内分泌的检查。垂体是人体内极其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如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促性腺激素等。垂体瘤可造成严重的内分泌功能障碍,如激素水平的过高或过低,这就需要内分泌专科诊治,判定肿瘤的激素类型,调整激素水平,为手术提供激素保障,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垂体瘤中有一种叫生长激素腺瘤,也称肢端肥大症。由于肿瘤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造成该类患者的生长激素可以远超正常人数十倍。过多的生长激素持续作用于全身脏器,刺激组织增生,如心肌肥厚、骨骼增粗增大、软组织肥厚等,还可以引起高血糖、高血压,极大地增加麻醉和手术风险。如果高生长激素水平导致的危害很严重,要针对性地运用药物降低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改善各脏器的功能,在麻醉评估风险后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当然,有些垂体瘤患者可以没有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但随着瘤体不断地增大会对垂体造成压迫,更主要的是对视神经、视交叉产生压迫,导致视力视野的障碍,所以也需要手术切除。

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即便如此,对于需要手术的垂体瘤患者来说,首先对其心理是一种考验,这就需要患者尽可能去多了解一些垂体瘤基本的科普知识。比如垂体的功能;垂体瘤的治疗选择,一般来说手术是首选方案,手术有不同的术式,手术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自己能感受和发现的事项等内容,对此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鼻腔准备。明确交代自身的鼻腔疾病史,在术前进行鼻腔清洁与预处理,改善鼻腔内的菌群条件以降低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遵医嘱使用含抗生素的滴鼻剂或喷鼻剂,通常需连续准备3天;若鼻腔黏膜存在炎症或息肉,需提前进行针对性治疗,确保术区条件符合手术要求。

其他准备。术前需由麻醉科、相关脏器专科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如果存在心功能异常、严重高血压等问题,需先进行针对性治疗,待评估确认达到全麻手术耐受的标准之后,方可安排手术。另外,对于肥胖患者,尽量能增加饮食管理和加强锻炼,减轻体重的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