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田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黄斑前膜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当黄斑区出现纤维增殖膜并牵拉视网膜时,会导致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黄斑裂孔或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让大众更加了解这一疾病及其治疗,我们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黄斑前膜手术的相关知识。

并非所有黄斑前膜患者都需要立即手术,我们也不主张患者在视力还比较好的情况下,就过于积极地进行手术。

出现以下情况时,愿意承担一定风险时,建议考虑手术治疗:视力下降明显(如最佳矫正视力≤0.3,严重影响生活);视物变形严重,如看直线变弯、人脸扭曲;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黄斑明显增厚或牵拉。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手术前的准备主要包括生理准备,如果全麻,前一天晚上8点后就不能进食东西和喝水;如果是局麻,则饮食没有特殊限制。另外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患者对手术期望值往往非常高,但医生只能尽量把黄斑前膜剥得既干净又利索。期望值过高可能导致失望,因为视力恢复程度因人而异。

黄斑前膜手术主要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通常需要联合玻璃体切除,整个手术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对于年纪大的患者,甚至可能需要全麻。儿童也有特发性黄斑前膜,做手术就得全麻了。

麻醉完成后,用三根细针在距角膜缘3.5-4毫米处插入眼内,分别用于灌注、光源和手术器械。玻璃体切除是手术的基础步骤,玻璃体是填充眼球后段的透明胶状物,覆盖在黄斑区表面。若不切除玻璃体,医生难以清晰观察和操作黄斑前膜。因此,大部分黄斑前膜手术需先进行玻璃体切除,为后续操作创造空间。黄斑前膜剥除是手术中最关键的一步,找到黄斑前膜的地方,用非常精细的镊子把它夹起来,然后慢慢地把它剥除。有时还会使用染色剂帮助识别前膜边界。所有操作完成后,缝合眼部伤口,现代微创手术25G及以上系统为自闭切口,无需缝合。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尽管黄斑前膜手术相对安全,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术中最怕的就是大出血,因为高度近视眼的患黄斑前膜不少见。我们在进针的时候,或者在撕黄斑前膜的时候,比如眼压突然低了,会发生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但发生这种大出血的几率极低(<0.01%),但一旦发生后果很严重。第二,主要还是在手术当中的一些损伤,比如撕前膜时,这个膜跟组织粘的特别紧,和视网膜分离不了,最后造成视网膜撕裂,主要是对正常视网膜的损害。主要是以上这两个比较大的并发症。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我们要理性看待。作为医生,我们会尽量把手术做好,但手术当中操作特别仔细,要特别小心把这层膜剥下来,剥下来以后视力恢复不到理想状态这也是有可能的。另外,视力恢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果黄斑前膜存在时间过长,可能已经对视网膜神经细胞造成了不可逆损害;术前视力较好的患者,术后恢复往往更理想;每个人视网膜对手术的反应不同。

总体来说,手术后视力是有改善的,也有恢复到1.0、1.2的。但大部分患者提高的幅度不会太大,不排除个别下降的,当然这是非常个别的。

总的来说,黄斑前膜手术是一种精细而复杂的眼科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精良的设备。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来说,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力问题和生活质量。

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以及保持合理的期望值。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面临黄斑前膜的困扰,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