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景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

审核:马立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对于先天性膈疝患儿来说,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护理尤其是肺功能锻炼和饮食喂养,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家长们一定要重点关注。

一、肺功能锻炼:抓住黄金期,让肺“追”上来

先天性膈疝最关键的问题其实除了肺动脉高压还有肺发育不良,所以术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孩子锻炼肺功能,让肺的发育尽快赶上正常孩子。要知道,孩子肺的肺泡发育有个关键时间段——从怀孕37周到出生后三岁,而术后半年到一年更是肺功能追赶的“黄金期”,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充分激发孩子肺的潜能。

可能很多家长不忍心让孩子哭,但其实“哭”是锻炼孩子肺功能的好办法。只有通过哭,孩子的呼吸肌充分运动、胸廓扩张,才能自己把肺泡撑开,促进肺发育。有些家长,还有家里的老人,觉得孩子刚做完大手术好不容易活下来,就天天抱着哄着,不让孩子哭,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肺功能恢复。

这里要提醒家长,孩子术后出院第一周,一定要带孩子回来复查。医生会检查孩子肺功能康复的情况,因为手术的作用占70%,术后康复至少占30%,而康复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是家长不配合,孩子肺发育跟不上,等孩子长大了,可能上个楼梯都会呼哧带喘,这反而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所以家长一定要狠下心,趁着肺泡发育的黄金时间,让孩子通过哭来锻炼肺功能,哭两声对孩子的长远健康是有好处的,大多数家长了解这一点后都会积极配合。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具体怎么让孩子哭着锻炼呢?不是让孩子无缘无故地哭,而是有技巧的。每天至少让孩子哭两次,比如在孩子吃奶前,或者孩子本身就有点想哭的时候,稍微推一把。比如弹弹孩子的脚心,或者孩子饿了的时候先不喂奶,让他饿一会儿,自然就会大哭,而且要让他连续哭。不过要注意观察,只要孩子哭的时候没有憋住喘不过气,这样的哭就能有效锻炼肺功能。每次哭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坚持下去,大部分孩子的肺功能都能追赶上正常孩子,目前来看,最长两三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二、饮食喂养:循序渐进,避免“好心办坏事”

孩子术后的饮食也有讲究,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他们的胃肠功能非常薄弱。就像成人感冒会流鼻涕、流眼泪,新生儿感冒往往会表现为拉肚子,这就能看出他们胃肠的脆弱。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刚做完手术,需要补营养,就想让孩子多吃点,其实这样一方面容易伤害孩子的胃肠功能,一旦胃肠功能受损,再想建立正常的肠道功能就很难了;更重要的是,一次吃得太多,胀大的胃就会向上挤压膈肌,而手术缝合好但还没有长结实的膈肌可能会裂开造成膈疝复发,需要再经历一次手术修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所以给孩子喂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量多次”的原则。别让孩子一次吃太多,不然容易吐奶,要是呛奶呛到肺里,可能会加重肺损伤,还可能引发肺炎,这些都要尽量避免。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总的来说,喂养还是以正常喂养为基础,但一定要更精心。不能觉得孩子做完手术就没事了,就给孩子“大吃大喝”,这样反而会出问题。等孩子做完手术过一段时间,慢慢长大,只要活动能力和正常孩子一样,那饮食上就可以和正常孩子没区别了,平时多注意避免肺部感染就行。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